攀陟情忘疲,洞壑洵回邅。
朝阳开霏微,夕景映澄鲜。
菡萏不可见,白雀徒空传。
窈窕北牖室,演漾南华泉。
虚窦显向背,隐磴潜亘绵。
蔽亏欺日月,藏纳杳云烟。
削凿太华小,淡瀩神岛连。
偶然二仪创,遂夺万古妍。
寓真赏非一,寻异怀屡迁。
浩荡观物化,聊谢区中缘。
游招隐山六洞
攀陟情忘疲,洞壑洵回邅。
朝阳开霏微,夕景映澄鲜。
菡萏不可见,白雀徒空传。
窈窕北牖室,演漾南华泉。
虚窦显向背,隐磴潜亘绵。
蔽亏欺日月,藏纳杳云烟。
削凿太华小,淡瀩神岛连。
偶然二仪创,遂夺万古妍。
寓真赏非一,寻异怀屡迁。
浩荡观物化,聊谢区中缘。
【注释】:
攀陟情忘疲:攀登时忘了疲倦。
洵:诚然。回邅:回转、曲折。
朝阳开霏微:早晨太阳初升,光线柔和如霏微细雨。
夕景映澄鲜:傍晚景色映衬出清澈明亮的样子。
菡萏:荷花的别称。不可见:无法看见它的影子。
白雀:白色鸠鸟,传说中栖息在树上,常被误认为是鸟巢。徒空传:徒然空传。
窈窕北牖室:形容室内环境幽深寂静。窈窕:深远的样子。
演漾:水波荡漾的样子。南华泉:指南方的华山之泉。
虚窦:空洞的洞穴。向背:面向和背靠。
隐磴:隐蔽的石阶。亘绵:延续不断。
蔽亏:遮掩、遮蔽。欺:欺骗。日月:这里泛指天体。
削:雕刻。太华:指华山。
淡瀩:水流平缓的样子。神岛:神山。
二仪:指天地或阴阳。偶然:意外地。
寓真赏非一:寄托了真正的欣赏之情,不是一时半刻所能体会得到的。
寻异怀屡迁:寻求不同寻常的东西,心情经常变化。
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观物化:观察自然万物的变迁。
聊:姑且。区中缘:世间缘分或机缘。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游赏招隐山六洞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联“攀陟情忘疲,洞壑洵回邅”,写登山游览的感受。攀陟:攀缘而上,登山游览。忘疲:忘记了疲劳。回邅:曲折迂回,这里指山势起伏。这两句写出了游山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颔联“朝阳开霏微,夕景映澄鲜”,写日出日落时的美景。朝阳开霏微,形容晨曦中的阳光柔和如丝,洒下一片片细碎的光斑。夕景映澄鲜,形容夕阳西下的美景,晚霞映照下的天空显得十分清澈明亮。这两句写出了游山的时间和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菡萏不可见,白雀徒空传”,写无法见到荷花和白雀。菡萏:荷花的别称。白雀:传说中的一种小鸟。这两句写出了游山时的遗憾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
接下来四句“窈窕北牖室,演漾南华泉”,描写了北窗前的小屋和南面的华山泉水。窈窕:深远的样子。北牖室:北边的窗户旁的小屋子。演漾:水流平缓的样子。南华泉:南方的华山之泉。这四句写出了游山时的环境与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情。
接着“虚窦显向背,隐磴潜亘绵”两句写山洞内的石缝和石阶。虚窦:空洞的洞穴。向背:面向和背靠。隐磴:隐蔽的石阶。潜亘绵:延续不断。这两句写出了游山时发现的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惊喜之情。
“蔽亏欺日月,藏纳杳云烟。”两句写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蔽亏:遮掩、遮蔽。欺:欺骗。日月:这里泛指天体。藏纳:隐藏、收纳。杳云烟:模糊不清的云气。这两句写出了游山时看到的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惊叹之情。
接下来“削凿太华小,淡瀩神岛连”,写华山被雕琢后变得小巧玲珑,而神山上的岛屿却连绵不断。削凿:雕刻。太华:华山,因山势险峻而著称。淡瀩:水流平缓的样子。神岛:神山。这两句写出了游山时发现的新景象,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慨之情。
最后“偶然二仪创,遂夺万古妍。”两句写出了自然造化的奇妙之处,有时不经意间的一瞬,就会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景象,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二仪:指天地或阴阳。这两句写出了游山时发现的新的奥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尾联“寓真赏非一,寻异怀屡迁”,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真赏:真正的欣赏之意。非一:不是一时半刻就能体会到的,需要长时间的体验和感悟。寻异:探寻不同的事物。怀屡迁:心情经常发生变化。这两句概括了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整首诗以游山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