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游踪兴尚赊,窗前烟雾似蒙纱。
雨膏着意滋芳草,风信无端妒落花。
篱下土掀尖露笋,山边雷动嫩抽茶。
多情最是衔泥燕,春社归来认旧家。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检点游踪兴尚赊”
- 注释:检点,指检查;游踪,指旅行或游历的经历。兴尚赊,意为兴趣不浓,心情不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回顾过去的旅行,现在的兴趣并不浓厚。
- 译文:我正在回忆自己的游历经历,现在的兴趣并不浓厚。
- 赏析:诗人通过“检点游踪”来反思自己的过去,表达出一种对过去的留恋和感慨。同时,“兴尚赊”则反映出诗人当前的心情状态,可能是由于旅途的疲惫或生活的平淡而感到兴致不高。
- “窗前烟雾似蒙纱”
- 注释:窗前,指窗户旁;烟雾,指空气中的微小粒子;似蒙纱,形容烟雾像一层轻纱覆盖着。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窗外景象:窗户边的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译文:窗外的烟雾弥漫,就像一层轻纱遮住了视线。
-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烟雾比作“蒙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烟雾的朦胧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或许有些迷离或迷茫。
- “雨膏着意滋芳草”
- 注释:雨膏,指雨水;着意,指用心;滋,使……生长;芳草,泛指草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尤其是对花草的欣赏。
- 译文:雨水滴落在土壤上,用心培育着草木的生长。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敬畏之情。雨水的滋润使得大地充满了生机,草木也因此得以茁壮成长。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的赞美。
- “风信无端妒落花”
- 注释:风信,即风向;无端,意为无缘无故;妒落花,形容风无情地吹落花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风无情的抱怨,似乎觉得风是有意要伤害那些即将凋谢的花朵。
- 译文:风向毫无理由地吹落了花瓣。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风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的一种感叹。风虽然无形,却能够轻易地改变万物的命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自然力量不可预测性的感慨。
- “篱下土掀尖露笋”
- 注释:篱下,指篱笆边;土掀,指泥土被翻动;尖露笋,指嫩笋从土里露出。这句话描绘了春日里篱笆边的景象:泥土被翻动,露出了嫩笋。
- 译文:篱笆边的土地被翻起,露出了嫩笋。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传达出生机勃勃的氛围。嫩笋的出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 “山边雷动嫩抽茶”
- 注释:山边,指山的旁边;雷动,指雷声;嫩抽茶,指新芽初生。这句话描绘了山边雷声轰鸣时新芽冒出的景象。
- 译文:山边雷声阵阵,嫩芽初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雷声和嫩芽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山野间春意盎然的画面。雷声代表着大自然的力量和活力,而嫩芽则是新生的象征。整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勃发。
- “多情最是衔泥燕”
- 注释:多情,指善于捕捉食物的燕子;衔泥,指燕子衔泥筑巢。这句话赞美了燕子善于捕捉食物并筑巢的特点。
- 译文:最懂得捕捉食物的是衔泥筑巢的燕子。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燕子的描写,赞美了它们勤劳、智慧和适应性强的品质。燕子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自然界中生存,被人们视为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 “春社归来认旧家”
- 注释:春社,指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归,回到;认旧家,指回到熟悉的家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春社归来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译文:在春社节日归来时,我怀念着我的故乡。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春天归来和思念家乡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春社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常常与家人团聚相关联,因此这里的“认旧家”也隐含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