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
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
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
沙边洲渚白,水面菰芦凉。
哀鹤叫其群,露下如清霜。
是时宵已半,河汉流未央。
潮生螳螂川,影动牂牁江。
神光眩金碧,俯见鱼龙藏。
寒波益浩荡,孤艇随低昂。
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
凿池教水战,遂辟西南疆。
当时万余里,两水遥相望。
相望不可见,古意愁茫茫。

【注释】滇池:今云南昆明。倒浸:指月亮映照在滇池水面上。际此:当此时,指夜泊时。宇:天空。廓:空阔。泯然:无边无际的样子。一苇:一根芦苇。乘虚杭:乘着月光荡漾的微浪。仙风:神话中的神风。吹来:吹来阵阵清凉的微风。际:接触。洲渚白:水中小洲、沙洲上的白色物体。菰(gu 古):一种水生植物。露下如清霜:露珠滴落下来像清冷的霜。宵已半:夜已过了半夜。河汉:天河,指银河。流未央:银河还在天上流动。潮生:潮水上涨。螳螂川:即螳螂江,源出贵州黔灵山。牂牁(zāng kē 双王)江:源出云南曲靖市,流入珠江。金碧:金色和红色,这里指太阳光。鱼龙藏:鱼鳖隐藏在水下。寒波:指秋夜江面上的冷波。孤艇:单片小船。回帆面城郭:回船面对着城墙。思彼:思念它。汉武皇: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凿池教水战:汉武帝曾在昆明湖一带修建昆明池训练水军。西南疆:云南一带。当时:那时。相望不可见:相互望去看不见对方。古意愁茫茫:古时的意境使人愁闷难解。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泊滇池的诗,描绘了作者夜泊滇池,观景抒情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滇池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幽美,情感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力。

首联“滇池三百里,倒浸明月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滇池的自然景色,滇池广阔,湖水清澈,倒映出皎洁的明月光芒,形成了美丽的画卷。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宁静、和谐的氛围。

颔联“际此天宇廓,泯然秋夜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滇池的美丽景色,滇池上空的天空辽阔无垠,秋夜漫漫无尽。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滇池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仙风吹我来,一苇乘虚杭。”诗人借助神仙的力量,乘着清风飘然而至滇池。诗人用“一苇”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轻拂的景象,同时暗示了自己孤独、无助的状态。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展现了滇池的美丽风光。

尾联“回帆面城郭,思彼汉武皇。”诗人回到昆明湖边,面对着昆明湖畔的城市,不禁想起汉武帝刘彻的事迹。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回忆历史,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对滇池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中融入了许多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