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吹落九门霜,直北天寒雁几行。
辽海飞云人倚剑,燕山斜月客思乡。
关河入望愁无际,砧杵谁家捣未央。
逆旅不堪频吊古,昭王台畔草茫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深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首句“金风吹落九门霜”,以秋风起、霜降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这里的“九门”指的是长安城北的城门,象征着繁华的城市和熙攘的人群。而“霜”则暗示着秋日的寒冷和肃杀之气,使得整个城市似乎都被一层薄薄的寒霜所笼罩。

次句“直北天寒雁几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在这里,“直北”指的是北方,而“雁几行”则暗示着大雁南飞,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种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孤独寂寞。

第三句“辽海飞云人倚剑”,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这里的“辽海”指的是辽东海边,而“飞云”则暗示着天空中的云彩在翻滚。诗人手持长剑,仿佛要一展身手,但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心中有着无尽的忧虑和无奈,无法挥剑斩断那些困扰他的思绪。

尾句“燕山斜月客思乡”,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燕山”指的是燕山一带,而“斜月”则暗示着夜晚的月光斜洒在山峦之上。诗人站在山顶上,仰望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源于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亲人的牵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