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鸡号中夜,寒意惊万物。
羁客起彷徨,归踪待明发。
贫中无良图,事至辄伤骨。
悠闲鲜所就,况乃在仓卒。
踌躇且还家,长路乘晓月。
诗句释义
1 岁暮还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一年即将结束时返回家中的情感。”岁暮”指的是一年的尾声,”还家”则是指返回故乡。
- 霜鸡号中夜:霜后的清晨,鸡鸣报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结束。
- 寒意惊万物:寒冷的天气让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惊讶,反映了季节更替时自然界的变化。
- 羁客起彷徨:羁旅中的游子起身徘徊,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的不易。
- 归踪待明发:准备在天明出发,归家的意愿强烈。
- 贫中无良图:贫穷的环境中没有好的打算或策略。
- 事至辄伤骨:事情一旦发生就使人痛苦不堪。
- 悠闲鲜所就:忙碌之余很少有成就。
- 况乃在仓卒:更糟糕的是这一切发生在仓促之间。
- 踌躇且还家:犹豫中决定回家,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长路乘晓月:漫长的路途在清晨时分显得尤为漫长,月亮作为旅程的象征,增添了旅途的孤独感和艰难。
译文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回到了温暖的家中。霜冷的夜晚,公鸡的啼鸣划破了宁静,寒冷的气息唤醒了沉睡中的万物。在外漂泊的游子从床上坐起,心中充满迷茫和不安,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尽管处境艰难,但我们并没有制定好的生活计划,每一件事的发生都使我们心如刀绞。在忙碌之中,我们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需求,更不用说有所建树了。更令人焦虑的是,我们的计划往往在匆忙中被打断。在这种困境中,我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终于下定决心踏上归途。漫长的旅程伴随着清晨的月光开始了,这让我更加体会到旅行的艰辛。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旅人在岁末的归途中的心理活动,深刻地表达了在外漂泊的孤独、无助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诗中“霜鸡号中夜”和“寒意惊万物”等意象生动传达了深秋时节的清冷气氛,而“羁客起彷徨”和“事至辄伤骨”两句则揭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内心的痛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