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重阳近,殊方困久晴。
翻盆一宵雨,赴壑众溪声。
瘴岭忽凉至,畬田方睌耕。
萧寥到庭竹,愁滴客中情。

【注释】

节物:指节令,重阳。

殊方:指远方的他乡,即作者贬谪之地广东。困久晴:长期干旱之后突然下雨。

翻盆:翻动花盆。一宵雨:一夜的细雨。赴壑:奔赴山谷。众溪声:群山回响的水声。

瘴岭:指岭南一带湿热的山区。忽凉至:忽然感到清爽。畬田:耘耕的田地,泛指农田。睌耕:傍晚耕作。

萧寥:凄凉寂寞。庭竹:庭院中竹子。客中情:客居异乡的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贬谪期间,身处岭南潮湿炎热的自然环境之中,面对大自然的变化,写下此诗抒发其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表现出一个被贬之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节物重阳近,殊方苦久晴。翻盆一宵雨,赴壑众溪声”。这里描写的是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象。重阳节是一年中的节日之一,此时天气逐渐凉爽,而诗人却被贬到了岭南地区。由于岭南地区长期干旱之后突然下雨,所以诗人听到山谷间传来阵阵水声。

颔联“瘴岭忽凉至,畬田方睌耕”。这里描写的是在岭南地区劳作的情景,瘴岭地区气候潮湿,湿热难耐,因此需要经常劳作才能保持身体舒适,但岭南地区的农民们仍然坚持劳作。而傍晚时分,诗人看到农民们在田里忙碌的身影时,不禁感到一阵清凉。

颈联“萧寥到庭竹,愁滴客中情”。这里描写的是诗人在庭院中看到竹子的景象。由于岭南地区的潮湿炎热环境,使得竹子显得格外萧瑟,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诗人看到竹子的时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愁绪,仿佛要将这种愁绪滴在客居异乡的感情上。

尾联“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贬谪期间,身处岭南潮湿炎热的自然环境之中,面对大自然的变化,写下此诗抒发其情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表现出一个被贬之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