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留心所惬,别去意如何。
触迕藤梢乱,将扶竹影多。
地偏忘近远,春老惜蹉跎。
良会应须念,晴天许再过。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六
迟留心所惬,别去意如何。
触迕藤梢乱,将扶竹影多。
地偏忘近远,春老惜蹉跎。
良会应须念,晴天许再过。
注释:
- 三月廿日:即阳历3月20日。
- 曾氏园林:指曾参的宅第园林。
- 归饮署斋:回到官署里喝酒。
- 即事:眼前之事,此处指饮酒。
- 其六:这是组诗的第六首。
- 迟留:迟迟停留。
- 心所惬:心情舒畅。
- 触迕:冒犯。
- 藤梢:藤蔓上的枝条。
- 将:将要。
- 扶:扶持。
- 地偏:地方偏僻。
- 忘:忽略。
- 近远:远近,距离之远近。
- 春老:春天即将过去。
- 惜:珍惜、留恋。
- 良会:美好的聚会。
- 晴天:晴朗的日子。
赏析:
这首《其六》是诗人在三月二十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后返回署斋饮酒时所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
首联“迟留心所惬,别去意如何”,诗人表达了自己久久驻足园林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在园林中流连忘返,心情舒畅,陶醉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之中。然而,离别的时刻总是让人感到伤感,诗人不禁问自己:“离开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既有对园林美景的喜爱,又有对离别时刻的不舍。
颔联“触迕藤梢乱,将扶竹影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园林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不小心冒犯了藤梢,导致它们纷乱地摇摆;而竹影却显得格外清晰,为园林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藤梢和竹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形象地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感受。
颈联“地偏忘近远,春老惜蹉跎”,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由于园林位置偏僻,诗人在游览时忘却了时间的远近;而春天即将过去,更让诗人感叹岁月的无情。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感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良会应须念,晴天许再过”,则是诗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与朋友们相聚,一起欣赏春天的美好。同时,他也表示会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期待下一次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的机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时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句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