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既已暮,山溪水亦长。
缘越殊未极,兹焉复理榜。
川原霭回郁,触目纷万象。
鸟啼山木暗,人语滩石响。
雨外峰明灭,风前花偃仰。
岫转失来踪,沙明得前朗。
鱼跳碧潭中,猿引苍藤上。
壁隙鬼神劖,石皴仙人掌。
时或遇平旷,茅屋兀三两。
予本倦游人,取次惬心赏。
逢山拟便登,遇水欣长往。
只此区中迹,已深霞外想。
何时纵所如,悠然息尘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乘船游览雩都道中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春日既已暮,山溪水亦长。
    春天已经过去,天色开始暗淡,山间的溪流依然流淌不息。
  2. 缘越殊未极,兹焉复理榜。
    沿着越地(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前行,尚未到达尽头,于是又整理好船只继续前行。
  3. 川原霭回郁,触目纷万象。
    川原上雾气缭绕,景色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4. 鸟啼山木暗,人语滩石响。
    鸟儿在山林间啼叫,发出的声音使得树木显得昏暗;人们在路上交谈,石头被踩踏发出的声音传得很远。
  5. 雨外峰明灭,风前花偃仰。
    雨后山峰时隐时现,风吹过花朵摇曳不定。
  6. 岫转失来踪,沙明得前朗。
    山峦转动,让人无法辨认来时的路径,沙地明亮,可以看清前方的路。
  7. 鱼跳碧潭中,猿引苍藤上。
    鱼儿跃入碧绿的潭中,猿猴攀爬在苍翠的藤蔓上。
  8. 壁隙鬼神劖,石皴仙人掌。
    岩石壁上有鬼神雕刻的痕迹,石头上长满了仙人掌般的纹路。
  9. 时或遇平旷,茅屋兀三两。
    有时会遇到平坦开阔的地方,只有两三间茅草房点缀其中。
  10. 予本倦游人,取次惬心赏。
    我本是一个厌倦了世俗生活的人,在这里随意欣赏美景,心情很舒畅。
  11. 逢山拟便登,遇水欣长往。
    遇到山就打算攀登,遇到水就高兴地前行。
  12. 只此区中迹,已深霞外想。
    这里的足迹已经很深刻,以至于让我对远方的景色产生了遐想。
  13. 何时纵所如,悠然息尘鞅。
    什么时候才能随心所欲地去任何地方呢?这样就能悠闲地摆脱世俗的束缚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游览雩都道中的景象,从春日的傍晚到雨后的山野,再到溪边的村庄,画面生动,情感真挚。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