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一画本先天,苍颉演成字万千。
会意象形涵妙理,岂堪抛掷不加怜。
【注释】
羲皇:指伏羲氏,相传人首蛇身的创世之神。先天:指上天赋予的天赋。苍颉(jié):传说中汉字的创造者,是轩辕黄帝时的史官。演成:指创造和形成。意象:指意与象,即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事物的结合。妙理:指深奥的道理。岂堪:哪里值得。抛掷:舍弃不用的意思。加怜:给予同情、怜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对“字”的议论,抒发自己对字的重视,对字的珍爱之情。
起句写天授之本原。“羲皇一画”即指“羲皇”,又指“先天”。《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观象于天,以察时变。”这里的“羲皇”是指天地万物由天帝所授的先天本性。“一画”即指天帝给万物留下的最初笔迹,也就是“先天”。这是说汉字是上天授予的,是万物的原始本性,是宇宙间最珍贵的宝物。
第二句承接上句,指出造字者是苍颉,是上古的史官。这一句也是在强调汉字的重要性。
第三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指出苍颉创造了汉字后,汉字的意义和形体就融合在一起了。这就为下面“岂堪抛掷不加怜”作铺垫。
第四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抛弃和浪费汉字行为的谴责,表达了诗人对汉字重视和珍惜的情感。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有:“意象”、“形”、“妙理”、“抛掷”、“不”。“意象”指抽象的思想;“形”指具象的事物;“妙理”指深奥的道理。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是汉字的精华所在。而“抛掷”就是丢弃,是对汉字的不负责任。诗人强烈反对这种行为,认为应该给予同情、怜惜。
这首诗通过对汉字重要性的论述,表达了诗人对汉字的重视和珍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破坏和浪费汉字的人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