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长吟处处虫,村头皎皎月当空。
自怜短发如霜白,且喜衰颜借酒红。
萤光照耀河山外,爽气清凉宇宙中。
鏖战文场今夜尽,谁人高步广寒宫。
诗句释义及译文:
- 中秋步月(中秋节赏月) - 描述诗人在中秋夜晚,漫步于溪畔,观赏明亮的月光。
- 溪畔长吟处处虫(在溪边长啸,听到四处虫鸣) - 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他内心的宁静。
- 村头皎皎月当空(村庄的前方明亮的月亮高悬) - 描绘了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色,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村庄。
- 自怜短发如霜白(自我怜悯因年迈而白发苍苍) - 体现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衰老的自然现象的接受。
- 且喜衰颜借酒红(虽然容颜衰老,但喜欢借助美酒焕发红晕) -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年老也愿意通过美酒保持活力。
- 萤光照耀河山外(萤火虫的光芒闪耀在远处的山河之上) - 描述了夜晚的美丽景象,萤火虫的微光点缀着周围的环境。
- 爽气清凉宇宙中(凉爽的空气让人感觉如同置身在一个清新的宇宙之中) - 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清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 鏖战文场今夜尽(今晚所有的文坛较量都已结束) - 可能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紧张或激烈的文学竞争的一种比喻,表示现在可以放松心情。
- 谁人高步广寒宫(又有谁能比得上我现在的闲适?) -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当前生活状态的自豪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晚的抒情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首句“中秋步月”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和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溪畔长吟”、“村头皎皎月当空”、“自怜短发如霜白”等句子,细腻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其中,“自怜短发如霜白”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更透露出他对老年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夜空的描绘和对文场较量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