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年一曲奏,谗口便思吞。
为失海棠笑,将锄仙李根。
月知邀酒客,水解葬诗魂。
任尔江流急,危楼今古存。
【注释】
清年一曲奏:指李白在年轻时曾作过《清平调》三首。奏,奏乐。
谗口便思吞:指谗言会让人想吞食之,比喻谗言的害处。
为失海棠笑:因为失去杨贵妃而哀伤。
将锄仙李根:意思是要铲除那些嫉妒、陷害自己的人。
月知邀酒客:月亮也知道邀请酒客来欣赏。
水解葬诗魂:水知道如何化解诗歌的灵魂。
任尔江流急,危楼今古存:任凭你江河奔腾不息,古老的高楼依旧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诗人当时正在长安左省当官。
第一句“清年一曲奏”,点明题旨,表明诗人是在清高的年龄才创作了《清平调》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并以此自鸣得意。
第二句“谗口便思吞”,用典说明诗人因《清平调》得罪了权贵,被诬陷为诽谤朝政,遭到贬谪。“谗口”是指小人的诬陷,“思吞”表示诗人的不满与愤恨之情。
第三句“为失海棠笑”,写诗人因《清平调》被逐出朝廷后,怀念旧日宠妃杨玉环而哀伤。“海棠”代指杨玉环,“笑”字表现了诗人对杨玉环的深深怀念与眷恋之情。
第四句“将锄仙李根”,用仙人种李的故事说明自己要铲除那些嫉妒、陷害自己的小人。“仙李”指仙人所种的李树,“根”指根除祸根的意思。
第五句“月知邀酒客”,以“月明人尽望”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畅饮,共叙衷情。
第六句“水解葬诗魂”,用“水激石浪起”的典故,表明诗人坚信正义最终会得到伸张,奸佞终会被消灭,诗歌的灵魂也必将复活。
最后两句“任尔江流急,危楼今古存”,以江水奔流不息比喻时间无情,但诗人坚贞不渝的精神却永存于历史长河之中。
整首诗运用典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仕途艰难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