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断不断桥,万丈临坼岸。
有湫起乖龙,破石入云汉。
帝怒割左耳,置之悬崖半。
老猿此回踪,山鸟隔林唤。
涧底云涛翻,陂上雪花漫。
奔湍往复回,喷沫迸且散。
我来临深渊,下视目光乱。
仙境无由登,凡骨自悲叹。
断桥山用少陵白波沙渡韵
欲断不断桥,万丈临坼岸。
有湫起乖龙,破石入云汉。
帝怒割左耳,置之悬崖半。
老猿此回踪,山鸟隔林唤。
涧底云涛翻,陂上雪花漫。
奔湍往复回,喷沫迸且散。
我来临深渊,下视目光乱。
仙境无由登,凡骨自悲叹。
注释:
- 欲断不断桥:桥本应断开,但因为某种原因未能断开。
- 万丈临坼岸:形容岸边高耸,如同万丈高的堤坝。
- 有湫起乖龙:有水潭产生怪异的龙。
- 破石入云汉:石头冲破云霄。
- 帝怒割左耳:神话传说中的天帝因某事愤怒而割掉某个生物的耳朵。
- 老猿此回踪:老猿在这里回头。
- 山鸟隔林唤:山鸟在树林中相互呼唤。
- 涧底云涛翻:山涧的水声如云涛般翻滚。
- 陂上雪花漫:陂(山坡)上的雪片飘落。
- 奔湍往复回:急流来回冲刷。
- 喷沫迸且散:喷出的水沫四溢并散开。
- 我来临深渊:我来到深渊的边缘。
- 下视目光乱:向下看时,目光感到迷乱。
- 仙境无由登:无法登上仙境。
- 凡骨自悲叹:凡人的骨骼因此感到悲伤和叹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的自然景观,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的壮丽与神秘。诗人以“断桥”、“万丈临坼岸”等词汇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山峦起伏、河流蜿蜒的画面。同时,“帝怒割左耳,置之悬崖半”等神话传说的加入,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神秘感。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