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岁记联吟,华岳浔阳同劲敌;
骚坛难振响,词笺赋笔总伤神。
【注】绮岁:美好的时光;联吟:指文人雅集时的诗词唱和,亦作“联诗”;华岳: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华山之西;浔阳:地名,即江西九江;骚坛:文学界的别称;骚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这里泛指诗歌。
【赏析】汪琬(1624-1671),字苕文,号莲塘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理学家、诗人。有《存吾庐集》。这首诗是汪琬写给好友汪瑔的挽联。上联写与汪瑔的友情及对汪瑔的悼念之情;下联写汪瑔的才情,表达了对其不幸早亡的惋惜之情。
绮岁记联吟,华岳浔阳同劲敌;
骚坛难振响,词笺赋笔总伤神。
【注】绮岁:美好的时光;联吟:指文人雅集时的诗词唱和,亦作“联诗”;华岳: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华山之西;浔阳:地名,即江西九江;骚坛:文学界的别称;骚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这里泛指诗歌。
【赏析】汪琬(1624-1671),字苕文,号莲塘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理学家、诗人。有《存吾庐集》。这首诗是汪琬写给好友汪瑔的挽联。上联写与汪瑔的友情及对汪瑔的悼念之情;下联写汪瑔的才情,表达了对其不幸早亡的惋惜之情。
【注】绮岁:美好的时光;联吟:指文人雅集时的诗词唱和,亦作“联诗”;华岳: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华山之西;浔阳:地名,即江西九江;骚坛:文学界的别称;骚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这里泛指诗歌。 【赏析】汪琬(1624-1671),字苕文,号莲塘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理学家、诗人。有《存吾庐集》。这首诗是汪琬写给好友汪瑔的挽联。上联写与汪瑔的友情及对汪瑔的悼念之情;下联写汪瑔的才情
叶衍兰(1823-1897) 字兰台,号南雪。 番禺(今广州)人,原籍浙江余姚。 咸丰六年(1856)进士。 授户部主事。 赋诗绮才惊人,有"梁鸳鸯"之目。 既长,以工词负时誉,与沈世良、汪瑔并称"粤东三家"。 刻意于吴文英,而得张炎之神,反映时事之什,允称词史。 又工书,精鉴赏,手绘清代学者遗像,各附以小传,成《清代学者象传》,自顾亭林至魏默深凡百十七人,其孙恭绰,为影印传世。
【解析】 1. “满院荼蘼如酒熟”:荼蘼花开,香气袭人,如同美酒酿成。荼蘼(túmí),又称山茶花、山石榴、山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秋开花,花色艳丽,有红、白等多种颜色。此句中,荼蘼花盛开,香气浓郁,犹如陈年佳酿。 2. “万竹围吟屋”:万顷竹林环绕着书房,宛如一座翠绿的诗庐。 3. “细雨湿春寒,靠着阑干,药鼎烟都绿”:细雨蒙蒙,春寒料峭。诗人倚着栏杆,欣赏着窗外的春景。他点燃了灯,煮着茶
【注释】: 1.贼退经年,行次秀州破屋荒江:贼兵退去已经过了一年,我行走在秀州的破旧的房屋和荒凉的江面之间。 2.惨然弥目,孤舟夜泊:眼前一片悲惨的景象,只有一只孤舟在夜色中停泊。惨然,悲痛的样子;弥,满;弥目,满眼。 3.寒旂日淡,苦角霜高:旗帜在寒气中显得淡薄,秋日里,冷冽的寒风吹拂着高耸的霜林。 4.苇渚芦漪,孤艇剪烛谁论:在芦苇丛生的河湾里,孤零零的小船上,有人点起了烛火
【注释】 泊舟莺脰湖:停船在莺脰湖。莺脰湖,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南。日斜风定:太阳快要落山了,风已经停息,天气平静。系艇横塘:把小船拴在湖边的小船上。系,拴。横,横着。篱脚花开:篱笆旁边的花开了。篱脚,篱笆的旁边。秋容尚自罨寒碧:秋天的色彩还像被染上一层淡淡的绿色。罨,覆盖、涂抹。水榭绣幕齐钩,数声长笛:水上的楼阁装饰着精美的帷幕,吹着几支悠扬的长笛。水榭,水中的楼台。绣幕,精美的彩织的帷幔。齐钩
注释: 沧南青北道逶迤,一望平芜天四垂。沧南青北道,指的是沧县和青州之间的道路,蜿蜒曲折。一望平芜天四垂,形容路两旁的原野辽阔无垠,天空高远。 丛树绿馀霜重后,远帆红见日斜时。丛树在寒露之后的深秋时节仍然郁郁葱葱,远处的帆船在夕阳西下时分外鲜艳。 路虽多改看犹熟,村不能名想可知。尽管道路经历了多次改变,但熟悉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村庄虽然不知名,但想象中的景色已然清晰。 畅好乡音来满耳
断桥山用少陵白波沙渡韵 欲断不断桥,万丈临坼岸。 有湫起乖龙,破石入云汉。 帝怒割左耳,置之悬崖半。 老猿此回踪,山鸟隔林唤。 涧底云涛翻,陂上雪花漫。 奔湍往复回,喷沫迸且散。 我来临深渊,下视目光乱。 仙境无由登,凡骨自悲叹。 注释: - 欲断不断桥:桥本应断开,但因为某种原因未能断开。 - 万丈临坼岸:形容岸边高耸,如同万丈高的堤坝。 - 有湫起乖龙:有水潭产生怪异的龙。 - 破石入云汉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联:山中云霞古,山外草树腥。 - 注释:描述山内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自然纯净之美的赞美。 - 赏析:通过对比“古”与“腥”,强调了山中云雾缭绕、草木清新的自然环境,反映出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出山猿鹤寂,还山梦魂清。 - 注释:指离开山林后的心境变化。 - 赏析:诗人离开山林后,发现外界环境嘈杂,内心世界也变得纷乱,而回到山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