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风定,系艇横塘,暮云似墨。
篱脚花开,秋容尚自罨寒碧。
水榭绣幕齐钩,有数声长笛。
翠袖凭栏,故遮团扇窥客。
匹练银光,画屏中、割来烟色。
松陵残梦,烟波诗兴萧瑟。
一种苍凉况味,又雁砧催别。
悄对疏灯,满林黄叶都落。
【注释】
泊舟莺脰湖:停船在莺脰湖。莺脰湖,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南。日斜风定:太阳快要落山了,风已经停息,天气平静。系艇横塘:把小船拴在湖边的小船上。系,拴。横,横着。篱脚花开:篱笆旁边的花开了。篱脚,篱笆的旁边。秋容尚自罨寒碧:秋天的色彩还像被染上一层淡淡的绿色。罨,覆盖、涂抹。水榭绣幕齐钩,数声长笛:水上的楼阁装饰着精美的帷幕,吹着几支悠扬的长笛。水榭,水中的楼台。绣幕,精美的彩织的帷幔。齐钩,整齐地排列。长笛,曲调哀婉的乐器。翠袖凭栏,故遮团扇窥客:翠绿的袖子靠在栏杆上,遮住了手中的团扇偷偷地窥视客人。故遮,故意挡住。团扇,圆形的扇子。匹练银光,画屏中、割来烟色:像一匹细丝一样洁白透明的绢布,从屏风里透出一种银色的光华,好像从烟雾中切割出来似的。匹练,白色的丝绸。银光,指白色。画屏中、割来烟色,形容屏风中透过来的光线像是剪裁下来的白色绢片,又似从烟雾中切割出来的色彩。松陵残梦,烟波诗兴萧瑟:松陵县(今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的残存旧梦,随着江面上的雾霭飘荡而变得模糊起来,使诗人的诗思也变得索然无味,惆怅无绪。松陵,地名。烟波,指江上的薄雾。萧瑟,凄凉冷落。一种苍凉况味,又雁砧催别:一种凄凉的滋味,又传来了远处雁群归巢时发出的凄切的砧声催促着别离。又,副词,再。又,表示又一次的意思。雁砧,古代的一种乐器,以雁骨制成的鼓槌击打。
【赏析】
《华胥引》,乐府旧题。本篇是作者晚年所作,大约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至四年(1081年)间。
此篇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开头二句,先勾勒出一幅暮色中的江南水乡景色:夕阳西下,微风轻拂,诗人把一只船系在水边的小船上,静静地倚立在小舟上凝望。“篱脚”句是说:在这美丽的篱笆旁盛开着花朵,但秋天的寒意却笼罩着整个湖面。“水榭”三句,点明地点:“水榭”即水中的楼台,“绣幕”是指精美的帷幕,“长笛”则指那悠扬动听的长笛曲。“翠袖”四句是说:在水榭中有一位女子,她靠着栏杆,遮住了手执团扇的手臂去窥探自己的情郎。“翠袖”三句是说:这位女子穿着一袭绿色的衣裳,她的衣袖遮住了手中的团扇,偷偷地向自己心仪的人窥视。“匹练”二句是说:那如同白色的绢帛一样清澈明亮的月光,从屏风里透出一束束银白色的光辉。“松陵”三句是说:在遥远的松陵县,那些曾经的梦境如今已经消散,只有那江上的雾气还在缥缈飘荡。“一种”二句是说:这令人惆怅的情调,再次传来了远处雁群归来的声音,催促着人们分别。“悄对”二句是说:默默地对着昏黄的灯光,看到满林的黄叶都在纷纷落下。
此篇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开头二句,先勾勒出一幅暮色中的江南水乡景色:夕阳西下,微风轻拂,诗人把一只船系在水边的小船上,静静地倚立在小舟上凝望。“篱脚”句是说:在这美丽的篱笆旁盛开着花朵,但秋天的寒意却笼罩着整个湖面。“水榭”三句是说:水榭中有一位女子,她靠着栏杆,遮住了手执团扇的手臂去窥探自己的情郎。“翠袖”四句是说:在水榭中有一位女子,她穿着一袭绿色的衣裳,她的衣袖遮住了手中的团扇,偷偷地向她心仪的人窥视。“匹练”二句是说:那如同白色的绢帛一样清澈明亮的月光,从屏风里透出一束束银白色的光辉。“松陵”三句是说:在遥远的松陵县,那些曾经的梦境如今已经消散,只有那江上的雾气还在缥缈飘荡。“一种”二句是说:这令人惆怅的情调,再次传来了远处雁群归来的声音,催促着人们分别。“悄对”二句是说:默默对着昏黄的灯光,看到满林的黄叶都在纷纷落下。
全篇构思巧妙、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