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孤篷,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
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
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寒月孤篷,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
  • 注释:“寒月”指秋夜的月光,“孤篷”意味着孤独的小船,“黄叶”指的是秋天特有的黄色落叶。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夜中独自航行的景致,以及满载着落叶归航的画面。
  • 赏析:开头两句通过“寒月”、“孤篷”和“黄叶”等关键词,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1. 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
  • 注释:“白雁”通常指候鸟,此处特指秋天南飞的大雁。“声声离程”描述了大雁在秋日里鸣叫的景象。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同时通过大雁的叫声,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情绪。
  1. 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
  • 注释:“极目”意为放眼远眺,“芦烟苇雪”形容远处景色如烟如雪,而“荒罾”可能是指废弃不用的渔具。
  • 赏析:诗人的目光被远远的景象所吸引,那里有如烟如雪的自然景色,还有那些无人问津的渔具,这些都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荒凉的场景。
  1. 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
  • 注释:这里的“田舍”和“柴荆”分别指的是农家和其简陋的篱笆门,“酒家”指的是提供酒菜的地方,“灯火”指的是那里的灯光,“供客鱼饭”表示为客人准备的饭菜。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以及为客人精心准备食物的情景。
  1.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
  • 注释:“聚族居人”指的是聚集居住的人群,“风波”可能是指生活中的困难或变故。
  • 赏析:通过询问溪边居住的人们,诗人似乎在探讨为何他们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会感到疲倦,不愿意外出。
  1. 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
  • 注释:“生涯”指生活或职业,“水石眠安稳”形容在自然环境中的安宁睡眠。
  • 赏析: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宁静环境的向往。
  1.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
  • 注释:“焙茶”指用茶叶烘焙制作成干茶的过程,“捣纸”可能是指用捣碎的植物纤维来制作纸张的过程。这里的“一年”指的是希望新的一年能有好运气。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新一年的期望,希望能够像制作茶叶和纸张一样顺利且不受阻碍。
  1. 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
  • 注释:“岁暮归途”指的是年末归家的路途,“拥炉”可能是指围着火炉取暖的动作,而“肠断”是形容内心极度悲伤的样子。
  •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回家旅途的不舍以及内心的哀愁,展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译文:
寒月下的孤舟载满了黄叶缓缓归来。
清晨,一群候鸟正忙着向南飞去追赶秋天的黄昏。
远方的田野、树林和溪流都被淡淡的炊烟和雪花笼罩,显得格外宁静。
农家的篱笆门前摆放着简单的柴火,夜晚的灯光温暖而明亮。
我问住在溪边的村民们,为何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都显得力不从心。
我宁愿过着简单平淡的日子,在水边的石头上安眠。
我祈求这一年的春雨能像往常一样没有损害。
如何能够知晓年尾归家的路?抱着火炉,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