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牯力衰行每迟,白犊奔突饮清池。
东冈西陇随力去,牛饥只向草多处。
深山牧牛岁月长,系牛小树今枯桑。
牛食牛眠适牛意,闲来敲石作儿戏。
太平牧牛有馀乐,不用将书挂牛角。
【赏析】
此篇为牧牛之词,作者在《渔家傲》词中曾提到这首作品。全词以牛自比,生动地描写了牛耕田的情景。
“黑牯力衰行每迟,白犊奔突饮清池。”黑牯力衰行每迟,指老牛力气不足,行动迟缓;白犊奔突饮清池,指小牛奔腾跳跃,畅饮清流。两句诗通过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牛耕画面:老牛虽然年老体衰,却依然奋力耕耘,小牛则充满活力和力量。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牛耕的特点,又表现出人们对勤劳耕作的赞美之情。
“东冈西陇随力去,牛饥只向草多处。”东冈西陇随力去,指牛按照自己的力量和习惯去选择食物;牛饥只向草多处,指牛饿了就寻找吃草的地方,不挑剔食物的多少。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牛的习性,又揭示了牛耕的特点:牛按照自己的力量和习惯进行耕作,不受外界干扰。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勤劳朴实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深山牧牛岁月长,系牛小树今枯桑。”深山牧牛岁月长,指在深山里放牧牛儿的日子很长;系牛小树今枯桑,指曾经用来系牛的小树上长出了新枝,而那棵旧树却因为年代久远而枯萎。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辛勤劳动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
“牛食牛眠适牛意,闲来敲石作儿戏。”牛食牛眠适牛意,指牛儿吃饱喝足后,就躺在地上休息,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闲来敲石作儿戏,指牛儿悠闲时会拿起石头敲敲打打,玩耍嬉戏。这两句诗既描述了牛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又表现了牛的天真无邪和自由自在。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牛的可爱和可亲,也让人思考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太平牧牛有馀乐,不用将书挂牛角。”太平牧牛有馀乐,指在和平时期放牧牛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用将书挂牛角,指不需要再用书籍来装饰或炫耀自己的学问和地位。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勤劳朴实的农民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注释】
黑牯(gǔ):黑牛。力衰:力气衰弱。每:总是。
奔突(tū):奔腾跳跃。清池:清澈的水池,这里指清流的水塘。
东冈西陇:指田间的小路。随力去:根据自己的力量去选择道路。
适:恰好,正巧。
今枯桑:现在已经枯死的桑树。
适:正好。
敲石:敲击石块。作儿戏:玩耍嬉戏。
太平: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有馀乐:有余的乐趣。
将:用。
【赏析】
牧牛词是一首田园牧歌式的诗歌,它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牧童放牛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牧童放牛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新自然,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