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国正酣睡,忧时人独醒。
月怜今夕黑,天失古来青。
闭塞穷冬运,光明海上星。
荒鸡声满野,倚剑此同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标题和注解理解诗意,最后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通国正酣睡”,意思是全国都沉浸在甜美的睡眠中;“忧时人”指忧天下苍生的人;“月怜今夕黑,天失古来青”意思是月光怜悯今夜夜色之黑暗,天空失去古人眼中那片青色的清明。这两句是说:如今人们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可又有谁像古人那样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呢?“闭塞穷冬运,光明海上星”,意思是国家处于困境,百姓过着清苦的日子,但海上的星星仍然明亮。这两句诗人以“海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荒鸡声满野,倚剑此同听”,意思是听到荒郊野外传来的鸡叫,也听到自己倚剑而听的声音,这是在抒发自己的孤寂与悲愤。这两句是说:荒鸡声声,响彻四野,我听着听着,也听到了自己的心声。

【答案】

译文:

全中国正在甜睡,唯独忧国忧民的人醒着。

明月怜悯今夜之黑暗,天失去了往日的清明。

国家的困难时期,百姓过着清苦的生活,可海上的星星依然明亮。

听到荒郊野外传来的鸡叫以及自己倚剑而听的声音。

赏析:

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秋、冬,时作者已离开京城,回到山东莱州。此时作者身处异乡,心情郁郁不得志,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通国正酣睡,忧时人独醒。”意思是说:全国人民都在酣然大睡,只有忧国忧民的人独自清醒。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通国”和“独醒”这两个矛盾的概念放在句首,既突出了忧国忧民者的孤独,又表现了他们的清醒。

颔联:“月怜今夕黑,天失古来青。”意思是说:明月可怜今夜夜色之黑暗,天空失落古人心中那份清明的心境。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怜”、“失”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忧虑之情。

颈联:“闭塞穷冬运,光明海上星。”意思是说:国家处于困境,百姓过着清苦的日子,但海上的星星仍然明亮。这两句诗人以“海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这里诗人借用了《离骚》的句子,表明了自己对于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尾联:“荒鸡声满野,倚剑此同听。”意思是说:听到荒郊野外传来的鸡叫,也听到自己倚剑而听的声音。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异乡听到荒郊野外传来的鸡叫声和自己的心情一样孤独、悲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身处异乡、听到荒郊野外传来的鸡叫以及自己心情一样孤独、悲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