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茶烟满竹扉,绳床暂憩亦忘机。
萸香菊淡人无语,听到哀蝉落叶希。

【释义】:

僧人的居所,茶烟袅袅,满地竹叶。僧徒盘腿坐于绳床上,暂且歇息,也忘机。闻到菊中之香,人无语言。听到秋蝉声声哀切,落叶纷纷飘落。

【译文】:

在僧人的住处,茶烟袅袅,满地都是竹子。僧徒盘腿坐在绳床之上,暂且休息,也忘掉了世间的纷扰。闻到菊花之香,人无言以对。听到秋蝉之声,落叶纷纷飘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写僧舍、茶烟、绳床、秋蝉和落叶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声,尾联写意。

诗的开头两句,写僧舍中的环境:茶烟袅袅,满地竹叶。僧舍是佛教僧人讲经说法之所,所以这里“竹扉”当指的是禅门。而僧人又是以静为乐的,他终日坐禅打坐,所以茶烟袅袅,也是为了驱除睡意。而竹,又常是高洁的象征,所以这两句看似描写的是一幅佛家禅境图,实则是在写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中间两联是写诗人的感受:绳床是僧人用来打坐的卧具,而僧人则以之暂息,所以“绳床暂憩亦忘机”一句就十分自然。但诗人在这里并没有说僧人忘了什么,而是说僧人暂时放下了世俗之心,忘记了尘世之忧,所以“亦忘机”三字才更能表现诗人对僧人心境的理解。而“僧徒”二字更是将这种心境具体化了。

后两句是写诗人的感受:闻到了菊之香,人无语言;听到秋蝉之声,落叶纷纷。“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赋予了高洁之意。而诗人在这里却用“萸香”二字来代替,这是因为“萸香”与菊花香气相近的缘故。而人在闻到花香的时候,往往会有言语不发的情况出现,这与前两句中僧人忘却机心的情形相吻合。而后两句中,诗人又用到了“秋蝉”、“落叶”这两个秋天的典型意象。秋蝉之声,往往给人以哀怨之感;而落叶则是秋天的标志性意象,其纷纷坠落之势,更使人感到凄凉之意。因此,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画卷,更传达出了一种深深的哀愁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是简单的四句话,但却将一个僧人、一片茶烟、一根绳床和一地落叶都描绘得惟妙惟肖,充满了生活情趣。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