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十笏拟维摩,况复琳琅四壁多。
两载春游淮上好,半园花事客中过。
种松成径芟荆棘,叠石为山绕薜萝。
曲榭回廊吟望晚,此生真合老岩阿。

【注释】

东园:在今河南登封县城西北。

幽栖:隐居生活。

维摩:维摩诘,即“居士”,指隐士或僧人。

况复:又何况。

两载:两年。

淮上:淮河之畔。

种松成径:种植松树,使小路畅通。

芟荆棘:铲除杂草,使道路通畅。

叠石为山:堆积石头形成小土山。

薜萝(bìluó):香草,即女萝,常青藤。

曲榭(xiè):曲折的楼阁。

回廊:曲折环绕的长廊。

吟望晚:吟咏眺望黄昏的景象。

此生:这一辈子。

岩阿:岩石的角落,此处泛指山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东园后写的一首题壁诗,表现了作者退居山林、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东园景色。“幽栖十笏拟维摩”意谓隐居的生活,就像古印度佛家高僧维摩诘一样自在闲适;“况复琳琅四壁多”则写东园环境优美,四壁琳琅满目,花木繁茂,景色宜人。

颔联抒写对东园生活的赞美。“两载春游淮上好”说作者这两年来春天多次游览东园,十分惬意;“半园花事客中过”说自己虽身在客地,但东园的花事依然如故,自己也能欣赏到。两句一前一后,既点出时间,又点出地点,交代诗人与东园的关系,并从侧面衬托出东园的美好。

颈联写东园景物。“种松成径芟荆棘,叠石为山绕薜萝。”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条条松林小道通向远方,野草被清除,路显得十分干净,山上有块块巨石,旁边缠绕着香草。这一联是全诗的精华,用词生动形象,把东园的幽静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尾联写诗人在暮春时节站在曲榭回廊,吟咏眺望黄昏景色,感慨不已。“此生真合老岩阿”意思是说,我这一生真应该归隐山林,过一种远离尘嚣的隐者生活。

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通过对东园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退居山林的愿望和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