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郎二十已勃窣,能写山容凿山骨。
时为阿翁添老树,独溯西江问津筏。
槐堂之年半缶庐,子入虎穴捋虎须。
我今赠诗媵以斧,出一头地让宗武。
【注释】
何郎:指何逊。何逊(462-513),南朝梁诗人,“吴中四士”之一,诗作多描写山水风景,风格清丽。二十已勃窣:形容人年富力强。能写山容凿山骨:形容人才能出众,善于绘画,能把山的形态刻画得维妙维肖。时为阿翁添老树:阿翁,即何逊父亲何长瑜。老树,指何逊父在晚年所作的《沙洲头》等诗。独溯西江问津筏:独自沿着西江去寻访船筏。槐堂之年半缶庐:“槐堂”,指何逊家。“半缶庐”,是说何逊家的房屋简陋,只有半个瓦器。子入虎穴捋虎须:比喻勇敢地面对困难或危险。我今赠诗媵以斧:我送你一把斧头。出一头地让宗武:意思是你用这把斧头砍出一番新天地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赠给朋友一把斧头,勉励他像自己一样,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首联“何郎二十已勃窣,能写山容凿山骨”。“二十已”表明何逊年龄不大,“勃窣”形容他年轻有才气,“能写山容”说明他有画功,“凿山骨”则表现了他善于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颔联“时为阿翁添老树,独溯西江问津筏”。这里运用了典故。“阿翁”是何逊父亲的字,“老树”指何逊父亲在晚年所作的《沙洲头》等诗。《沙洲头》是写江边景色的诗,“溯西江问津筏”的意思是独自沿着西江去寻找船筏。
颈联“槐堂之年半缶庐,子入虎穴捋虎须”。“槐堂”指的是何逊家的房子。“子入虎穴”比喻大胆地去冒险或做事。“捋虎须”比喻敢于挑战和克服困难。
尾联“我今赠诗媵以斧,出一头地让宗武”。这是这首诗的主题句,意思是我送你一把斧头,让你用它砍出一番新天地。“出一头地”比喻创造或做出新的业绩;“让宗武”则是鼓励他不要自惭形秽,要勇于创新。
这首诗通过赠送一把斧头来勉励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