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亦失志才人,有湖山风月供洒挥毫,聊借鹤梦箫声,送万古奇愁向大江东去;
半壁占上头名胜,控吴皖湘衡长留过客,好趁笋香鱼美,学先生后步放一叶中流。
赤壁矶石坊
此老亦失志才人,有湖山风月供洒挥毫,聊借鹤梦箫声,送万古奇愁向大江东去;
半壁占上头名胜,控吴皖湘衡长留过客,好趁笋香鱼美,学先生后步放一叶中流。
注释:
- 此老:指苏轼自己。苏轼曾自嘲为“东坡居士”,故称其为“此老”。失志:指仕途不顺。才人:才能出众的人。
- 湖山风月:指自然风光和景色如诗如画。供洒挥毫:意为为书写诗文、绘画而准备笔墨纸砚等工具。
- 鹤梦箫声:用《列子·周穆王》中的故事,描述一只鹤梦见了仙人吹箫,被仙乐所迷,忘却了自己是只鹤。这里比喻诗人梦中听到了鹤的鸣叫和箫声,产生了遐想。万古奇愁:形容忧愁深远、难以摆脱。大江:长江。东去:流向东方。
- 半壁:指长江中段的一段,因为地势险要而被古人称为“三峡”。上头名胜:指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或旅游景点。
- 控吴皖湘衡:控制着吴地(今江苏)、皖地(今安徽)、湘地(今湖南)和衡州(今广东)。长留:长久停留。
- 笋香鱼美:形容食物鲜美。好趁:意为要抓住时机品尝。后步:效仿前贤。中流:河流中央,比喻处于关键地位或中心位置。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赤壁矶石坊的赞美之词。首句表达了诗人自谦才华有限,却有幸能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并用笔触挥洒自如。第二句则描绘了赤壁矶石坊的美景,以及诗人在这里畅想梦境的情景。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长江东流水势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敬仰。最后两句则是对赤壁矶石坊的评价,认为它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人们向往的文化瑰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