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匆匆赴古壕,荒营水没长蓬蒿。
雪埋幽径人踪少,风起平沙雁影高。
野老醉归村色晚,健儿猎罢马声号。
独怜河畔惊春客,犹拂霜华染鬓毛。

【注释】

己未: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青沧:地名。即今山东青州。减河:即减水,古称胶莱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届壕:到达壕边。晚归:傍晚回家。

【赏析】

《元日匆匆赴古壕,荒营水没长蓬蒿。雪埋幽径人踪少,风起平沙雁影高。野老醉归村色晚,健儿猎罢马声号。独怜河畔惊春客,犹拂霜华染鬓毛。》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元日(春节)那天到古战场去,途中经过一片荒废的军营,看见水淹没长满了蓬蒿的营垒。雪覆盖的小路,人迹寥寥;风吹过平沙之上,大雁排成一字型,显得格外高耸。傍晚时分,一群农夫醉酒而归,村庄沐浴在夕阳中;战士们狩猎回来,扬起马鞭,马嘶声震耳欲聋。最后,作者感叹春天的到来使得河边的游子们心绪难平,他们依旧在风中拂动着自己的发丝。

首句“元日匆匆赴古壕,荒营水没长蓬蒿”描绘出一幅元日的图景:作者在节日里急匆匆地赶往古战场,荒废的营垒被淹没在积水之中,长满蓬蒿。

次句“雪埋幽径人踪少,风起平沙雁影高”则进一步描绘出战场的景象:雪覆盖的小路,人迹稀少;风吹过平沙之上,大雁排成一字型,显得格外高耸。

第三、四两句“野老醉归村色晚,健儿猎罢马声号”则写出了战后归来的乡村景色与战士们打猎归来的情景:傍晚时分,一群农夫喝醉了回家,村庄沐浴在夕阳中;战士们狩猎回来,扬起马鞭,马嘶声震耳欲聋。

最后两句“独怜河畔惊春客,犹拂霜华染鬓毛”则写到了春天的到来使得河边的游子们心绪难平,他们依旧在风中拂动着自己的发丝。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色彩,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元日时节作者奔赴古战场的壮烈场面以及战后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