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江山一水萍,武昌宫阙旧亭亭。
枝梧蜀汉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
未定中原安枕席,底思建业厌鱼鲭。
只今铁锁销沉后,浪打寒潮入穴青。
【诗句释义】
武昌:位于长江中游,今属湖北省。
百战江山一水萍:指长江上波涛汹涌,如同一片被战争打乱的水面。百战:形容经过无数次战役。
旧亭亭:指昔日的武昌宫殿。亭亭:高耸的样子。
枝梧蜀汉争持角:指吴国与蜀汉争夺长江要塞,双方在江边展开激战。
控制东南欲建瓴:想要控制整个东南地区,建立强大的势力。建瓴:形容地势高峻,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
未定中原安枕席:指中原地区尚未平定,人民无法安眠入睡。
底思建业厌鱼鲭(qing):指孙权曾经厌倦了鱼脍(一种食物)的味道,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底思:意为深深怀念。建业:即古都建康,现在的南京。
铁锁销沉后,浪打寒潮入穴青:铁锁被拆除,江水冲刷着洞穴,露出了青色的岩石。
【译文】
百战之后,江山依旧,只剩下一江之水波涛汹涌。武昌旧日的宫阙,依然屹立不倒。吴国与蜀汉争夺江边的要塞,激烈战斗不断。想要控制整个东南地区,建立强大势力。中原地区尚未平定,人民无法安息。孙权曾经深深地怀念家乡,对鱼脍的味道感到厌倦。铁锁被拆除,江水冲刷着洞穴,露出了青色的岩石。
【赏析】
《武昌》是一首描绘三国时期吴国和蜀汉争夺荆州、赤壁等重要战略要地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武昌的历史变迁和现状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描绘,展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混乱,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全诗以“武昌”为主题,通过描绘其历史变迁和现状,展现了三国时代的政治纷争和军事斗争的残酷性。诗人通过对武昌宫殿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长江波涛汹涌,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混乱;而武昌旧日的宫阙,则代表着历史的痕迹和过去的辉煌。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武昌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混乱,以及人们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所承受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