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乌鹊月明中,千里旌旗一夜风。
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
行间老将醇偏醉,座上清歌曲未终。
何事不如张子布,墓前飞过白头翁。

《周公瑾暮》是清代诗人方世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谁令乌鹊月明中,千里旌旗一夜风。
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
行间老将醇偏醉,座上清歌曲未终。
何事不如张子布,墓前飞过白头翁。

接下来将结合诗意、背景和历史人物进行详细赏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谁令乌鹊月明中,千里旌旗一夜风:描述了在月光明亮的夜晚,千里之外的军队旗帜随风飘扬的壮观景象。这里的“乌鹊”可能指的是乌鸦,而“月明中”则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战争的宏大场面和紧张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们的尊敬和怀念。
  2. 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这里通过提及“大帝”暗示了某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而“君臣同骨肉”则表示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无间,甚至可以说是家人般的关系。同时,“小乔夫婿”则特指一位女性英雄,这样的表述既展示了男性将领的英雄气概,也突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重视。
  3. 行间老将醇偏醉,座上清歌曲未终:这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老将军们饮酒作乐的场景。虽然他们身处战乱之中,但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生活情趣,这种对比更加凸显出他们的坚韧和不屈。同时,这也反映了战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4. 何事不如张子布,墓前飞过白头翁:最后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某些将领的英勇牺牲。张子布可能是一位具体的将领或英雄,他的牺牲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对象。而“墓前飞过白头翁”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将领的英名得以永垂不朽,其精神激励着后人。

历史背景及人物关联

这首诗的背景可以联系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诗中的“乌鹊”和“风”可能是指赤壁之战时的景象。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曹操的北方军队在此被孙刘联军击败。诗中提到的“大帝”很可能指的是刘备,因为他在三国历史中是蜀汉的开国皇帝。而“小乔夫婿”则指的是周瑜,他是东吴的杰出将领,也是著名的美女周瑜。

综合分析

《周公瑾暮》这首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壮烈。诗人通过对战场上将士的生活和情感的描绘,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们的赞颂和纪念。

《周公瑾暮》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英雄的深深敬慕。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和勇气的一次深刻探讨,它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勇敢面对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