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举
《周公瑾暮》是清代诗人方世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谁令乌鹊月明中,千里旌旗一夜风。 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 行间老将醇偏醉,座上清歌曲未终。 何事不如张子布,墓前飞过白头翁。 接下来将结合诗意、背景和历史人物进行详细赏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谁令乌鹊月明中,千里旌旗一夜风:描述了在月光明亮的夜晚,千里之外的军队旗帜随风飘扬的壮观景象。这里的“乌鹊”可能指的是乌鸦
滕王阁 登阁远眺,览尽江城风光 1. 诗篇起句 - 开篇点题 - 描绘景色 - 表达期待感 2. 楼中无主开窗 - 描绘无人之景 - 引发遐想 - 寓意空寂之感 3. 春风欲拓滕王帖 - 描述春风景象 - 暗示历史变迁 - 引发对历史思考 4. 双蝶入帘飞一双 - 描绘蝴蝶飞舞 - 寓意美好愿景 - 营造和谐氛围 5. 赏析与感悟 - 赏析诗句之美 - 体会作者情怀 - 反思人生哲理 6. 结语
【注释】 九日不出:指九月九日重阳节不出门。九日晴无赖,黄花奈老何:九日重阳节天晴丽,可是菊花已开尽了。奈老何,无可奈何。 衰容高会见,令节少年多:年老的容颜,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显得格外清丽动人;而年轻的人却很多。 草木岁云晏,江湖寒始波:草木都长得茂盛,天气也渐渐转凉,江水开始结冰。 端居古人事,萧寂胜欢歌:闲居无事,不如古代那些贤达之人那样有作为,反而感到寂寞。 【赏析】
【注释】 须鬓:即须发,指人的年岁。丹霄:指朝廷,也指仕途。艰贞:刚正不阿。 孤清:指志趣高洁。时服:指应时应世的服饰。先民:古人。冠冕:这里指官服。归田得:指辞官归乡。娱老:指以文章自娱。闲人:指有闲情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廷尉期间,因年迈体衰请求退职而作的。 诗中前四句写自己虽年老体弱但仍坚持正直,为官清正。后六句写自己请求告老还乡,并表示要以文章娱己。最后二句希望同僚不要懈怠
须鬓丹霄白,艰贞久致身。 孤清略时服,早退近先民。 冠冕归田得,文章娱老真。 大臣无逸豫,歌咏要闲人。
谁令乌鹊月明中,千里旌旗一夜风。 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 行间老将醇偏醉,座上清歌曲未终。 何事不如张子布,墓前飞过白头翁
清代诗人方世举,字扶南,号息翁,生于1675年,卒于1759年,是清代安徽桐城的一位杰出诗人和诗歌笺注家。他的一生虽然未曾入仕为官,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诗歌的热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方世举的生平可以用“博学笃行”来概括。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深谙文学的学者。他酷嗜韩诗,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了《韩诗编年笺注》。这部作品共12卷,是对韩愈诗歌的一种深度解读和注解
清代诗人方世举,字扶南,号息翁,生于1675年,卒于1759年,是清代安徽桐城的一位杰出诗人和诗歌笺注家。他的一生虽然未曾入仕为官,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诗歌的热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方世举的生平可以用“博学笃行”来概括。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深谙文学的学者。他酷嗜韩诗,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了《韩诗编年笺注》。这部作品共12卷,是对韩愈诗歌的一种深度解读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