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绫子千峰辟,笔穷造化疑神役。
长林萧瑟同云稠,松髯藤蔓失其碧。
南溪老叟蚤探梅,红衫箬笠携杖来。
呼童折花过石梁,一路寒香带雪回。
坐看霁色开云坞,巉岩山势如蹲虎。
中有飞瀑走玉龙,山头树树皆含雨。
残雪未消日欲昏,清溪几曲绕衡门。
行行更入深山去,不知何处是归村。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千山雪霁图的景色,通过描绘千山雪霁后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就以“吴松绫子千峰辟”一句,描绘了一座座山峰如同被绫子撕裂开一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后山峰的壮观景象。接着,“笔穷造化疑神役”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使得他的创作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
诗中描写了长林萧瑟的景象。“松髯藤蔓失其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雪后树木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原本翠绿的松树和藤蔓变得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诗中又描绘了一位老叟在南溪边探梅的情景。“南溪老叟蚤探梅”一句,展现了老叟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雪后南溪边的景色之美。
诗中又描绘了诗人呼童折花过石梁的情景。“呼童折花过石梁”一句,展现了诗人与童子一起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而“一路寒香带雪回”一句,则描绘了沿途飘落的雪花和花香交织在一起的美丽画面。
诗中描绘了山头飞瀑如玉龙般奔流而下,山头树木都被雨水打湿的景象。“中有飞瀑走玉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飞瀑如玉龙般奔流而下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整首诗通过对千山雪霁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