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多木石,梵韵杂鸣禽。
门闭芭蕉雨,溪通杨柳阴。
岸花侵竹入,径草护云深。
惟有清宵梦,还将月印心。
僧房
空庭多木石,梵韵杂鸣禽。
门闭芭蕉雨,溪通杨柳阴。
岸花侵竹入,径草护云深。
惟有清宵梦,还将月印心。
注释:
- 空:空荡荡的,没有其他人来打扰。
- 林:竹林。
- 梵音:佛教的音乐。
- 竹:竹子。
- 径:小道。
- 月:月亮。
- 印:映。
赏析:
这首诗以“僧房”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寺院生活画面。首句“空庭多木石”,诗人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庭院,充满了各种植物和石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二句“梵韵杂鸣禽”,进一步描绘了寺院中的各种声音,不仅有佛教音乐,还有鸟儿的鸣叫声,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接下来三句“门闭芭蕉雨,溪通杨柳阴”,“门”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屋子,“芭蕉雨”和“杨柳阴”则分别代表了雨水和阳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岸花侵竹入,径草护云深”,则是从侧面描绘了寺院的环境。岸边的花丛与竹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而小径两旁的草丛则仿佛是在保护着这片净土不受外界干扰。
尾句“惟有清宵梦,还将月印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领悟和内心的平静。在清寂的夜晚,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而月光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的心性。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幽雅的寺院生活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