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讵无将,君独奋布衣。
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
肌肤为兜鍪,厮养为神师。
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
奇兵无全胜,救援苦不来。
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
寒寡终不敌,猛士咸疮痍。
人持一半冰,马负一束萁。
且战且退走,骁骑惮不追。
呜呼蛇矛失,流涕满边陲。

曾公子樱挽诗 其二

朝廷讵无将,君独奋布衣。

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

肌肤为兜鍪,厮养为神师。

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

奇兵无全胜,救援苦不来。

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

寒寡终不敌,猛士咸疮痍。

人持一半冰,马负一束萁。

且战且退走,骁骑惮不追。

呜呼蛇矛失,流涕满边陲。

【注释】

  1. “朝廷”:这里指代的是朝廷中的将领们。
  2. “讵无将”:难道没有将领吗?
  3. “君”:你。
  4. 布衣:古代百姓的服装,这里指平民、百姓。
  5. 兜鍪(móu):古称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6. 厮养:仆人或随从人员。
  7. 神师:指主将。
  8. 泰山崩(tǎnsā méng):比喻国家的灭亡。
  9. 独木支(zhī):一根木头支撑着。形容形势危急。
  10. 寒寡:比喻势孤力薄。
  11. 疮痍(chuāng yí):创伤,伤痕。
  12. 冰:指冰块。
  13. 箕(qí):一种农具,用来翻土、除草。
  14. 蛇矛(shé mó)失:形容军队溃败,武器丢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曾公子樱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情景。首句“朝廷讵无将”,表达了他对于朝廷将领的期待和信任。第二句“君独奋布衣”,则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即使身为平民,也要为国家尽忠报国。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护士兵的情景,以及士兵们对他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战争结果的无奈感叹,表现了他的悲愤和失落。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通过描绘战场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现了曾公子樱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