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山水地,苕霅美无双。
有客从天目,来游至海幢。
徐陵人望重,司业我心降。
丽藻流金薤,雄谈倒玉缸。
篇奇争二华,句险夺三泷。
凤咮池教染,龙文鼎许扛。
才真金马朔,迹岂鹿门庞。
肯度金芝涧,还穿石笋矼。
坐应陪麈尾,行定刷风鬃。
果下蛮奴犊,花边小疍艭。
东寻黄木浦,北指白云淙。
花汲佗王井,岩窥鲍女窗。
西番莲灼灼,南汉水浲浲。
霸国馀啼鸟,仙家但吠厖。
忘归频烛秉,不寐任钟撞。
郑氏元多酒,潘家亦有江。
宾休辞斗石,事可照乡邦。
贝叶开芳树,梅葩吐古桩。
无言偏玉振,有道自金枞。
陆贾光扬越,相如重冉駹。
风流谁更擅,文采世多哤。
黑白丝千缕,玄黄血一腔。
只须箫婉婉,更用鼓逄逄。
陶写无昏旦,兰膏注满缸。
吴兴山水地,苕霅美无双。
吴兴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特别是苕溪和霅溪的风光,更是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有客从天目,来游至海幢。
有一位客人来自天目山,前来此地游览。天目山是江南著名的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徐陵人望重,司业我心降。
徐陵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而我对于司业之职也充满了向往。司业是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地方文教事务,因此备受人们尊敬。
丽藻流金薤,雄谈倒玉缸。
他的文采犹如黄金一样闪闪发光,言辞犀利如同玉石制成的酒杯一般。这两句诗赞美了徐陵的才华横溢,以及他的言辞之美。
篇奇争二华,句险夺三泷。
他的诗文作品奇特有趣,与《楚辞》中的《九歌》相比肩;他的诗句险峻绝伦,胜过了《诗经》中的《风》《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徐陵诗歌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凤咮池教染,龙文鼎许扛。
凤凰池教人如何染指?龙文鼎许人如何扛起?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形容徐陵的诗文如同龙凤般尊贵、珍贵,值得人们去学习、去模仿。
才真金马朔,迹岂鹿门庞。
他的才华真是像金子一样闪耀,他的足迹岂能像鹿门那样平凡?这两句诗赞美了徐陵的才华出众,以及他的不凡成就。
肯度金芝涧,还穿石笋矼。
他肯去度金芝涧吗?还会穿过石笋矼吗?这两句诗表现出了作者对徐陵冒险精神的钦佩,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心情。
坐应陪麈尾,行定刷风鬃。
坐下来应该陪侍在麈尾旁,行走时一定可以刷走风中的尘埃。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徐陵的才华和魅力,让人感到他就像一位无所不能的英雄,令人敬仰不已。
果下蛮奴犊,花边小疍艭。
果实下的小奴隶骑着牛,花边旁的小船上载着小舟船。这两句诗描绘了徐陵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展现了他的生活情趣和品味。
东寻黄木浦,北指白云淙。
向东寻找黄木浦,向北指引白云淙。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徐陵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花汲佗王井,岩窥鲍女窗。
在花丛中汲取泉水,在岩石间窥探鲍女之窗。这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徐陵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探索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西番莲灼灼,南汉水浲浲。
西番莲花开得火辣辣,南汉水流淌得哗哗响。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徐陵所在地区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霸国馀啼鸟,仙家但吠厖。
霸国之地还有鸟儿啼叫,仙家之地只有狗吠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徐陵所处环境的荒凉与美丽之间的反差,让人感叹自然的魅力无穷无尽。
忘归频烛秉,不寐任钟撞。
忘记了回家频繁拿着蜡烛照明,不睡觉任凭钟声敲打唤醒。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徐陵深厚的友情和关心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郑氏元多酒,潘家亦有江。
郑氏家中常常摆上美酒,潘家门前也有清澈的江水。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位好友相聚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照顾之情。
宾休辞斗石,事可照乡邦。
宾客们辞别斗石,事情可用来照亮家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们的祝福和期望,同时暗示了他们之间未来的美好合作前景。
贝叶开芳树,梅葩吐古桩。
贝叶翻开芬芳的树叶,梅花绽放出古老的枝条。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无言偏玉振,有道自金枞。
他不说话的时候更像一块美玉在颤动,有道德的人自有金色的灵芝草作为装饰。这两句诗赞美了徐陵的品质和才华,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内在美和高尚情操。
陆贾光扬越,相如重冉駹。
陆贾曾经使越地变得更加光辉灿烂,司马相如曾经使巴渝之地更加繁荣昌盛。这两句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两位文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风流谁更擅,文采世多哤。
谁能比得上他们的风流才情?他们的文采在世间堪称一绝。这两句话是对徐陵及其同行者的极高评价和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推崇。
黑白丝千缕,玄黄血一腔。
黑色的丝绸有一千条线,黄色的血液有一片腔。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两位文人在文学创作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执着和毅力。
只须箫婉婉,更用鼓逄逄。
只需轻轻吹起箫声,再用鼓声伴奏就完美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文人创作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陶写无昏旦,兰膏注满缸。
他的创作没有早晚之分,所有的灵感都融入了兰膏瓶中。这两句诗赞美了徐陵的创作能力,表明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