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风沙一紫骝,笔端飞出玉门秋。
只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

万里风沙一紫骝,笔端飞出玉门秋。

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

注释解析

万里风沙一紫骝:描述一幅画中,一匹英勇的骏马在风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依然昂首阔步。

笔端飞出玉门秋:形容画笔如同秋天的风一样自由,能够将壮丽的景象和深秋的气息一同带到观者眼前。

祗应燕颔人骑得:只有像燕子一样的英武之人才能驾驭这匹马,暗示画作中的马匹非同凡响。

西取天山到海头:指画中之景,远至天山,近及海洋,展现了一幅跨越广阔地域的宏伟图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之情。《赠画者张丈·万里风沙一紫骝》是屈大均对其友人张丈所绘画作的赞誉,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画面。

诗的开头“万里风沙一紫骝”,开篇即点明了画面的背景是风沙漫天的壮美景象,紫骝(一种骏马)在其中显得尤为突出,象征着力量与速度。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画中人物的勇敢,也预示了接下来的画面将是一种震撼心灵的视觉享受。

接下来的“笔端飞出玉门秋”,则进一步描绘了画作的细节。这里的“笔端飞出”形象地比喻了画家高超的技巧,能够让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而“玉门秋”则是对季节和时间的高度概括,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流转感。

诗的后半部分“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则更加突出了画作的主题与意义。这里的“燕颌人”暗指那些具有非凡勇气和力量的人,他们能够驾驭这样一匹骁勇的马,象征着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无所畏惧的精神。而“西取天山到海头”则展现了画作所要表达的辽阔与壮观,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们胸怀壮志、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赞扬。

《赠画者张丈·万里风沙一紫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作品。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