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白草接天低,一片边声乱马嘶。
泪共桑干流不尽,故人相忆白登西。
【注释】:
云州白草接天低,一片边声乱马嘶。
泪共桑干流不尽,故人相忆白登西。
译文:
在云州,白色的草地一直延伸到天边,一片边塞的风声和战马的嘶鸣混成一片。
我与故乡的亲人泪水交流着,像桑干河水一样流个不停,而思念故人的思绪也如同白登山一样深沉。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思乡诗。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云州即云中郡,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是汉时北方边防要地。这首诗就是描写作者在云中郡看到边关的荒漠景象,想到远在家乡的妻子,不由心生悲凉之意。
首句“云州白草接天低”,以“云州白草”起句,交代了地点,又点出了时令,为下文的“边声”、“乱马”作了铺垫。云州白草接天,说明边关荒凉、寂寞之甚。“一片边声”,写出了作者耳闻边声,但因身处异地,无法辨清是何方的声音,从而增添了一份迷茫与惆怅之情。“乱马嘶”,则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边声”上。边声,指的是西北边地特有的风声。这种声音常常伴随着战马嘶鸣,令人心惊胆寒。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边关的荒凉,还通过“乱”字传达出一种紧张、动荡的氛围。
第二句“泪共桑干流不尽”,则是从情感的角度来描绘边关的景象。桑干河,古称无定河,发源于内蒙古大青山南麓,流经山西,入河套,北达内蒙古高原,注入海中。这里用“桑干”作为边关的象征,既写出了边关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里的“泪”并非指一般的哭泣,而是特指相思之情。由于作者身处异域,无法与妻子团聚,只能在梦中与她相见,而梦中的场景却是在遥远的边塞。因此,他的眼泪就像桑干河水一样流个不停。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最后一句“故人相忆白登西”,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进一步描绘边关的景象。白登原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是秦、汉之间争夺霸权的要地之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在边关思念故乡的妻子,就如同故乡的人思念他一样。这种思念之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直达白登西的故乡。这里的“白登西”并非指实际的地理位置,而是借指故乡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边关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云中郡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边关的荒凉、寂寞和战争带来的痛苦。同时,诗人还通过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有边塞风光的壮阔之感,又有离别之人的哀愁之情,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