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尘起更愁予,避乱荒居数载馀。
乡梦正劳新战地,春风吹到故人书。
庭梧寂寞清琴冷,江柳迢遥白发疏。
惟冀凤箫来白下,旧家同里候檀车。
【注释】
暮春:晚春。张夫人:即唐代诗人张籍之妻,名氏未详。
长干:古县名,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北。尘起:尘埃飞扬。愁予:使我发愁。予,我。长干,古县名,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北。尘起:指兵戈纷起,战乱频仍。更愁:更令人忧愁。
避乱荒居:躲避战乱而居住在荒芜的地方。数载:几年。
乡梦:思乡的梦。正劳:正在为战争而辛劳。新战地:新的战场。
庭梧:庭院里的梧桐树。寂寞:冷落、萧条。清琴冷,意指琴声清冷。梧桐,落叶乔木,生性高洁,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品格或志趣。
迢遥:遥远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江边柳树与故人的相隔之远。白发疏:指因战乱而变得稀疏的白发。疏,稀疏、稀少的意思。
惟冀凤箫来白下:希望有风吹过,带来故乡的消息(凤箫,乐器名,相传黄帝时伶伦所制)。白下,古代地名,在今南京城东。
旧家同里:旧时家居在家乡同里。候檀车:等待乘坐着檀木做的车子回到家乡。檀车,檀木制的车子,古代富贵人家的车。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
开头二句“长干尘起更愁予,避乱荒居数载馀”,点明时局动荡,诗人自己又远离家乡,过着寄人篱下的隐居生活。“长干”是古县名,位于今江苏省长江南岸,是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的重要城市之一。“尘起”,指战火连绵不断,到处是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长干”本是水陆交通发达的港口城市,此时却成了人们避难的地方,诗人也不得不随流而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避乱”是说诗人因战乱而离开了家乡。“荒居”是说诗人已经隐居多年,没有再回故乡的念头了。
三、四两句“乡梦正劳新战地,春风吹到故人书”。前一句写诗人思念故乡之情,后一句写他收到妻子来信,感到欣慰和欣喜。“新战地”表明战况十分紧张。“劳”字写出了诗人在战场上的辛苦劳作。“故人书”则说明诗人接到了妻子的来信。信中说:“你正为战事而劳累,春天来了,春风送来了我的问候……”。“劳”、“风”、“故人”、“书”等词语都渲染了战时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惦念家人的情怀。
五六句“庭梧寂寞清琴冷,江柳迢遥白发疏”,进一步描写了战乱给诗人带来的孤独感和岁月沧桑之感。“庭梧”指庭院里的梧桐树。“清琴冷”形容琴声清冷,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江柳”指江边杨柳。“迢遥”是指杨柳与故人的相隔之远。“疏”表示因战乱而变得稀疏的白发。这三句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最后两句“惟冀凤箫来白下,旧家同里候檀车”,表达了诗人盼望亲人归来的强烈愿望。“惟冀”即只希望能够,冀望之意。“白下”是指金陵(今南京),金陵也是当时的一个地名。“凤箫”是一种吹奏乐器,相传是舜帝时的乐官萧韶创造的。“箫”在这里指代“箫韶”。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期望能听到从金陵传来箫韶之声,那声音就像故乡的人一样亲切,让人心醉神往。“檀车”指的是用檀木制成的车子。“候”是等待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在战乱时期身处异地的孤寂和落寞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早日与亲人团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