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池落日马蹄惊,鱼服挥鞭过柳城。
十万羽林空夜直,无人揽辔谏微行。
兰池落日马蹄惊,鱼服挥鞭过柳城。
十万羽林空夜直,无人揽辔谏微行。
注释译文:
兰池的夕阳下,马儿惊慌地奔跑,身穿鱼鳞战袍的士兵挥舞着鞭子经过柳城。
十万羽林军在深夜中没有值勤,没有人敢于劝谏皇帝微行。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散文家魏学洢的作品《读史偶述》中的第二十二篇。诗中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景象和士兵们的行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兰池落日马蹄惊,鱼服挥鞭过柳城。
十万羽林空夜直,无人揽辔谏微行。
兰池落日马蹄惊,鱼服挥鞭过柳城。
十万羽林空夜直,无人揽辔谏微行。
注释译文:
兰池的夕阳下,马儿惊慌地奔跑,身穿鱼鳞战袍的士兵挥舞着鞭子经过柳城。
十万羽林军在深夜中没有值勤,没有人敢于劝谏皇帝微行。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散文家魏学洢的作品《读史偶述》中的第二十二篇。诗中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景象和士兵们的行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注释】 过闻果师园居:路过闻果师的园林住所。 帆影窗中没,钟声树杪移:帆影消失在窗户的另一边,钟声从树梢传来。 檐依悬果近,阁避偃松欹:屋檐靠着悬挂的果实,阁楼避开了倾斜的松树。 菜甲春来蚤,茶枪雨后迟:春天菜叶长得早,茶叶生长得慢。 散斋闲独往,应与道人期:斋戒结束后闲暇地前往,应当和道人相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园林风光的小诗,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诗句释义 1 蚤凉成偶游:"蚤"指天刚亮的时候,“凉”指的是清晨的微凉。"成偶游"意味着在这样凉爽的早晨,作者选择出门散步。 2. 惜爽憩南楼:"爽"意为清爽,"憩"是休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早上凉爽清新气候的喜爱,并选择在南楼上停留休息以欣赏和享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3. 棋响鸟声动:"棋响"可能是指下棋的声音,这里的"响"有声音的意味。而"鸟声动"则描述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 4.
【注释】 游西湾: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境内。西湾为肇庆名胜之一,有“一湾流水半江帆”的美誉。断壁、荒祠、钟、云、生来几两屐等皆指景物。 栗:古代的一种供祭祀用的干肉,这里指干板栗。 鼠窜藤:老鼠在藤上跳跃。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扪危:攀越险峰,比喻登山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于某日登临西湾,面对荒废的古庙和荒凉的自然景观,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意境幽静、清远
【注释】 元墓谒剖公:拜访剖公(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即元稹墓。 一衲消群相,孤峰占妙香:僧衣像一件衣服一样,消除了世间的纷扰,只有孤山独秀,香气四溢。 经声清石骨,佛面冷湖光:僧人在诵读经文的声音中,能让人感受到石头的清凉,佛面的冷静如同湖水。 花落承趺坐,云归识讲堂:花瓣落下时,僧人盘腿坐在地上,云彩归来之时,就知道是到了讲学的地方。这里的“趺”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 空潭今夜月,钟鼓祝前王
这首诗的注释已经包含了,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穿山势削悬崖断" - 描述的是穿山的地势,山势陡峭,像被削断了一样。 2. "根移怒雨来" - 描绘了山根随着猛烈的雨水而来。 3. "洞深山转伏" - 描述了山洞深处,山峰转角处隐藏在地下。 4. "石尽海方开" - 当石头都消失后,海洋才露出水面。比喻事物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来。 5. "废寺三盘磴" - 描写了废弃的寺庙,有三个台阶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天台山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振锡西泠渡:振锡,即打铁的声音,表示和尚开始修行;西泠,即今天的西湖;渡河,指在湖面上行走。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开始在西湖上修行,打铁的声音在湖面传来。 屐侵盘磴雪,衣湿渡江云:屐,即木屐;盘磴,即台阶;雪,指的是湖上的水花;渡江,指从湖上过江;云,指的是湖上的雾气。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的木屐被水冲到台阶上来
《五月寻山夜寒话雨》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解读: 1. 首联解析:首联“客衣轻百里,长夏惜登临”描述了穿着轻盈衣物的旅人行走在漫长的夏季里,对登高远望的渴望。 2. 颔联解析:颔联“正尔出门夜,忽逢山雨深”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出门时突遇大雨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意外和紧迫的氛围。 3. 颈联解析:颈联“聊将斗酒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溪桥夜景,抒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开头两句“竹深斜见屋,溪冷不分桥”,是写月夜溪边的景色。“竹深”点出诗人的居处,说明他远离了尘嚣,在山里过着恬静的生活。“斜”字用得妙,它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倾斜角度,而且使整个画面更显得清幽宁静。“竹深”与“屋”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斜见屋”三字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节:舌在音何𧮈,唇亡口半呿 - “舌在音何𧮈”: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舌”与某种抽象的“音”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舌头(象征性地)承载着某种声音或意义。 - “唇亡口半呿”:嘴唇没有了,嘴巴自然张开。这里的“呿”是开口呼出的声调,形象地描绘出失去嘴唇后嘴巴的状态。 第二节:病同师伯齴,方问仲堪医 - “病同师伯齴”:这里可能是指病情相似或相仿
【注释】 1. 瑜芬:人名。侍儿:婢女。明慧:聪明伶俐。去:离别。江上送君别:在江边送别。 2. 馀情感侍儿:对侍者的感情。 3. 对人先母意:以母亲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对待侍者。 4. 生小就侬嬉:从小时候起就跟你玩耍。侬:我,你。嬉:玩耍。 5. 恃稚偏频进:因孩子气而频繁接近。 6. 含娇托未知:带着娇媚的样子托着不知道的东西。 7. 谁解笑微窥:谁能理解微笑中的秘密。 【赏析】
【注释】 读史偶述(yòushìǒuxǔ):读书时偶然记下的诗句。 其二十三:指诗的第二十三首。 七宝琉璃影百层,沦漪月色漾寒冰:“七宝琉璃”是佛经中所说的一种有七种宝物合成的宝珠,这里比喻月亮。“七宝琉璃”映照出“百层”,即百层云霞,形成美丽的画面。“沦漪”(lún yī)即涟漪,波纹。“漾”字使月色显得更为清冷、明净。 词臣主客诗图进,御帖亲题万寿灯:“词臣”指的是皇帝身边的文臣
注释: 玉砌流泉绕碧渠,晚凉纨扇软金舆。采莲艓子江南弄,太液池头看打鱼。 玉砌:指宫殿的台阶或阶基用玉石砌成。 流泉:泉水流动的声音。 碧渠:绿色的水渠。 晚凉:傍晚凉爽。 纨扇:用薄绢制成的团扇,这里指夏天用的扇子。 软:舒服。 艓(ché)子:小船。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弄:玩耍。 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也称昆明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读史偶述
【注释】 龙文:指帝王的玉玺。龙图:即画有龙形的图章。别署:别字,即别号或别名。斋名:书房的名字。自记年:自己记载自己的年龄。宝篆:指刻有龙形图章的文字。金粉:指金银财宝。护山川:保护山河大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文人雅士的书房和其书画作品。 首句“龙文小印大如钱”,写书房的装饰品。龙文是帝王的玉玺,象征权力;小印则是指文房四宝之一的印章,用来盖在书信上作为信物。大如钱
夜半斋坛唱步虚,玉皇新筑绛霄居。 吹笙尽是黄门侣,别敕西清注道书。 注释:在深夜的斋坛上唱歌吟诵《步虚词》,描绘了玉皇大帝建造的新居的景象。吹奏笙箫的人都是皇宫中的侍从,他们被特别命令到西清宫去注解道教经典。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古代宫廷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夜半斋坛”和“玉皇新筑绛霄居”这两个意象,诗人展现了玉皇大帝的神圣与威严,同时也暗示了其居住地的高贵与神秘
读史偶述 其二十 纷纷茗酪斗如何,点就茶经定不磨。移得江南来禁地,回龙小盏泼松萝。 注释:纷繁的茗茶和酪浆,到底哪个更有价值?点茶的方法已经掌握在茶经里了,所以不需要再磨了。将茶艺从江南传到北方,用回龙小盏盛装松萝茶。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对品茶艺术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对茶道精神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茶艺有着深厚的情感
```plaintext金鱼池上定新巢,杨柳青青已放梢。 几度平津高阁上,泰坛春望记南郊。 注释:在金鱼池边筑起了新的巢穴,杨柳青青已经长出了嫩芽。几次登上平津的高楼远眺,在泰坛上遥望春天的景象,心中默默记录着南方祭祀的盛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写景,金鱼池边新筑的巢穴,杨柳青青的景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二句写人,诗人几次登上高楼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