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珠帘半上钩,少年走马过红楼。
五陵烽火穷途恨,三峡云山远地愁。
卢女门前乌桕树,昭君村畔木兰舟。
相逢莫唱思归引,故国伤心恐泪流。
晓日珠帘半上钩,少年走马过红楼。
五陵烽火穷途恨,三峡云山远地愁。
卢女门前乌桕树,昭君村畔木兰舟。
相逢莫唱思归引,故国伤心恐泪流。
注释
- “晓日珠帘半上钩”:描绘清晨阳光透过珠帘的景象,珠帘半卷,暗示着一种慵懒而优雅的氛围。
- “少年走马过红楼”:描述一个年轻人骑马经过红色的楼房,这里的红楼可能是指繁华的都市或富有人家的建筑。
- “五陵烽火穷途恨”:指历史上五陵地区常有战争发生,诗人因此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忧愁。
- “三峡云山远地愁”:三峡地区地势险峻,云雾缭绕,诗人因远离故乡而感到忧郁。
- “卢女门前乌桕树”:卢女门可能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门前的乌桕树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气息。
- “昭君村畔木兰舟”:昭君村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美女王昭君的居住地,木兰舟则是一种古代的船只,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物的怀念。
- “相逢莫唱思归引”:在与对方相遇时,不要唱起引起思乡之情的歌曲,因为那只会加重内心的忧伤。
- “故国伤心恐泪流”: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因离别而可能引发的悲伤情绪。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荆州的所见所感,从晨光熹微的珠帘到繁华的市井,再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无不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然而,战乱使得他远离故乡,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遗憾。
诗中的“五陵烽火穷途恨”,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切感慨。而“三峡云山远地愁”,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孤独和无助。这些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在结尾处,诗人用“相逢莫唱思归引”表达了对重逢时刻的珍惜,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故国伤心恐泪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悲伤和哀愁,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他对乱世中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悲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