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相安单稳,圆尘覆钵销。
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
石鼎支茶灶,匡床挂瘿瓢。
一枝方竹杖,夜雨话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顶相安单稳,圆尘覆钵销。(顶相:即头顶的佛像,这里指佛像。)
  • 译文:佛塔顶部的佛像安然无恙,圆寂的僧人已经化为尘土。
  • 注释:顶相,佛教用语,指头顶的佛像。安单稳,安稳的意思。圆寂,佛教语,指死亡,涅槃。
  1. 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丈室:古代一种高大宽敞的房屋。团焦:形容身体消瘦,像一团焦土一样。)
  • 译文:谁又能知道,那些僧人宁愿在宽敞的房屋中长眠,也不愿像那团焦土般地瘦弱下去。
  • 注释:眠丈室,长眠于宽敞的房屋中。团焦,消瘦得像一团焦土一样。
  1. 石鼎支茶灶,匡床挂瘿瓢。(石鼎:古代的一种炉子。瘿瓢:形状不规则的葫芦瓢。)
  • 译文:用石头支撑着茶炉,匡床挂着不规则的葫芦瓢。
  • 注释:石鼎,一种用于煮茶或烹饪的炉子。支,支撑。匡床,古代的床具,这里用来指睡觉用的床。瘿瓢,形状不规则的葫芦瓢。
  1. 一枝方竹杖,夜雨话参寥。(方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参寥:指僧人。)
  • 译文:一根竹子做的手杖,在夜雨中与僧人谈论人生。
  • 注释:方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参寥,僧徒。
  1.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佛像、僧人和日常生活用品等细节,表达了对于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夜雨话参寥”一句,也体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