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弘州人,字彦诚。
金末,以孤童从元太宗。
知读书,有胆略。
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国。
太宗七年,从阔出攻宋,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在襄阳、德安一带,得名士数十人,并收伊、洛诸书送燕都,建太极书院,延名儒赵复、王粹等讲授,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拜中书令。
宪宗时使河南,击杀贪鄙残酷之总管刘福,河南大治。
官至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生卒年:1205-1259
元弘州人,字彦诚。
金末,以孤童从元太宗。
知读书,有胆略。
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国。
太宗七年,从阔出攻宋,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在襄阳、德安一带,得名士数十人,并收伊、洛诸书送燕都,建太极书院,延名儒赵复、王粹等讲授,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拜中书令。
宪宗时使河南,击杀贪鄙残酷之总管刘福,河南大治。
官至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生卒年:1205-1259
【注释】: 1. 夜泛赤壁:夜晚在赤壁上划船。 2. 暂舣清江舸:暂时停泊在清澈的江边小船上。 3. 来登赤壁山:登上了赤壁山。 4. 怒虬松偃映,漱玉水潺湲:形容景色壮丽,如龙般的山峰与松树倒映在水中,溪水缓缓流淌。 5. 明月尊前色,丹崖战后颜:在明亮的月光下饮酒,感受赤壁山的美丽。 6. 高城催暮角,醉倚棹歌还: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感到疲倦而回到船上。 【译文】:
栖岩寺 烟锁莲宫缥缈间,岩松郁郁插云端。 远看大华三峰秀,俯视河东一水寒。 楼观恍然惊世梦,是非应不到长干。 我来暂与高人话,不觉斜阳下玉阑。 注释: - 烟锁莲宫:形容寺庙被烟雾笼罩,如同被烟锁的莲花宫殿。 - 缥缈间:指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 岩松:指的是山中的松树。 - 郁郁:茂密的样子。 - 大华三峰:大华山的三个山峰。 - 河东:指黄河的东边,此处可能泛指黄河。 - 楼观
元弘州人,字彦诚。 金末,以孤童从元太宗。 知读书,有胆略。 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国。 太宗七年,从阔出攻宋,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在襄阳、德安一带,得名士数十人,并收伊、洛诸书送燕都,建太极书院,延名儒赵复、王粹等讲授,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拜中书令。 宪宗时使河南,击杀贪鄙残酷之总管刘福,河南大治。 官至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生卒年
元代诗人杨西亭,字子高,是一位在元朝时期活跃的诗人。以下是关于杨西亭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简介:杨西亭生活在元朝时期,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是元朝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2. 代表作品:《题马元德知州华山春晓图》是杨西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描述了华山清晨的景象,通过对山峰、层崖、松林与花草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3. 风格特点
赵岩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字云卿,号桂岩,生于元世祖至治四年(1324年)。 赵岩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情趣,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感悟。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赏,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孔静斋在《至正直记》中提到赵岩曾在太长公主面前立赋八首七律,大受赞赏,并得到公主赏赐甚盛
元弘州人,字彦诚。 金末,以孤童从元太宗。 知读书,有胆略。 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国。 太宗七年,从阔出攻宋,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在襄阳、德安一带,得名士数十人,并收伊、洛诸书送燕都,建太极书院,延名儒赵复、王粹等讲授,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拜中书令。 宪宗时使河南,击杀贪鄙残酷之总管刘福,河南大治。 官至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