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伦,原名毛伦,明代诗人
明初浙江鄞县人,字有伦。
世居桃源之乌岩,至伦徙城西,买田筑室,自号半村居士,日以谈经论史为事。
洪武中应荐入鄞,授工部员外郎,督理城隍之役,居职数年而归。
晚年与陈中复、乌斯道、徐和仲优游林下,以诗酒琴棋为乐。
生卒年:?-?
有伦,原名毛伦,明代诗人
明初浙江鄞县人,字有伦。
世居桃源之乌岩,至伦徙城西,买田筑室,自号半村居士,日以谈经论史为事。
洪武中应荐入鄞,授工部员外郎,督理城隍之役,居职数年而归。
晚年与陈中复、乌斯道、徐和仲优游林下,以诗酒琴棋为乐。
生卒年:?-?
览秀亭 秋风几日摇霜樾,北镇西山两奇绝。 启窗览秀小亭幽,景物撩人自然别。 丹崖翠壑吐仍吞,黄云白草入深垣。 短碑古塔幽兰馨,野店孤桩何处村。 荒榛小径不盈尺,谷口萦纡更深入。 萧萧木落岂胜秋,溪欲乱流堆乱石。 山形地脉势何崇,上有千载之苍松。 孤高偃蹇傲霜雪,秀拔天地干秦封。 红霞几缕吞朝旭,突兀高楼断山曲。 南峰势压北峰雄,剑戟森然对群玉。 彩云缥缈栖蓬莱,金阙森罗紫极开。 山空寂寂白昼永
诗句 - 秋风几日摇霜樾,北镇西山转愁绝。:秋天的风连续几天都在摇曳着霜叶,使得北镇的西山显得更加忧愁。 - 开窗览秀小亭幽,景物撩人自然别。:打开窗户欣赏美丽的景色,小亭子显得幽静迷人,使人感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丹崖翠壑吐仍吞,红云白草入深垣。:红色悬崖和绿色山壑相互吐露又互相吞没,红色的云彩和白色的草进入了深深的城墙中。 - 短碑古塔幽兰里,野店孤舂何处村。
诗句释义: 1. 海阔天空,云浩浩 - 描述了海的广阔和天空的高远,以及天上云朵的浩大。 2. 台高树影重重 - 指观景台上树木的阴影重叠,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 3. 九霄入幕飞琼露 - 形容云朵像飞过的仙女一样,轻盈地落在了高高的天幕上,像是仙女洒下的珍珠般的露水。 4. 野鹤孤云恍然度 - 描写了一只孤独的鹤在空中飞翔,仿佛在云端穿行。 5. 长吟走笔思无穷 - 表示作者在亭子里沉思冥想
【解析】 此诗为登金山寺作。首联“一上金山寺,飘然与世疏”写登上金山寺所见之景;颔联“云霞孤岛出,今古几僧居”写登高眺望所见之景;颈联“钵润龙涎在,楼高蜃气虚”写寺庙内所见之景;尾联“天风醒醉目,杯酒笑谈馀”写诗人游览之后所感之情。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金山寺景色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我刚刚登上金山寺,感觉就像超脱世俗一样。云霞映照出岛屿,古往今来有几座僧人的居处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词内容,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此诗前两句“览秀亭歌”是全篇的总起句,点明题意,后两句写景抒情,描绘登高远眺所见之景色:海阔天空,云浩浩荡荡;台高树矮,影沉沉。 【答案】 “览秀亭歌”是作者的咏叹之词,表明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抱负。 译文: 登上高楼眺望四周,只见无边的海洋,无边的天空
明初浙江鄞县人,字有伦。 世居桃源之乌岩,至伦徙城西,买田筑室,自号半村居士,日以谈经论史为事。 洪武中应荐入鄞,授工部员外郎,督理城隍之役,居职数年而归。 晚年与陈中复、乌斯道、徐和仲优游林下,以诗酒琴棋为乐。 生卒年:?-
亢思谦是明代诗人,他的诗作《首夏即事》、《礼弟濒行饯席偶成》和《秋日晚行玉河堤》等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是对亢思谦的具体介绍: 1. 生平与仕途:亢思谦字子益,平阳人。他是嘉靖丁未年的进士,后改庶吉士,并授编修。他曾出为陜西的按察使,并在历山、东右布政使和四川等地历任官职。在官场上,他以“有慎修堂集”自诩,这可能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 文化成就
丁一中是明代的诗人。丁一中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介绍丁一中: 1. 个人背景 - 生平简介:丁一中,字庸卿,号少鹤,是明代官吏、诗人,生于丹阳县城。他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与倭寇抗敌的经历,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角色。 - 教育经历:丁一中曾在中国美术学院接受教育,并于1960年毕业于该院的中国画系。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