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浙东名僧。
俗姓陈,宋儒古灵先生诸孙,四明奉化(今浙江省奉化县)人。
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
字用堂,元叟守端禅师法嗣。
历居四明双径、鄞县护圣、奉化清泰诸名寺,遍参古鼎铭公、笑隐欣公、断江恩公诸大师。
精益求精,道行深湛。
洪武(明太祖年号,公元1368—1398年)初,应召至金陵,深受明太祖赏识。
致力诗文,享名甚高。
诗人张翥比之为唐之皎然,宋之道潜。
有诗集《水云亭小稿》,学士宋濂为之作序。
生卒年:?-?
元末明初浙东名僧。
俗姓陈,宋儒古灵先生诸孙,四明奉化(今浙江省奉化县)人。
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
字用堂,元叟守端禅师法嗣。
历居四明双径、鄞县护圣、奉化清泰诸名寺,遍参古鼎铭公、笑隐欣公、断江恩公诸大师。
精益求精,道行深湛。
洪武(明太祖年号,公元1368—1398年)初,应召至金陵,深受明太祖赏识。
致力诗文,享名甚高。
诗人张翥比之为唐之皎然,宋之道潜。
有诗集《水云亭小稿》,学士宋濂为之作序。
生卒年:?-?
金陵行 从古佳丽金陵州,到今城郭枕江流。 埋金往事堕茫昧,含风老树长萧飕。 寒潮喧声响西浦,碧海渺渺天东头。 二水三山涵远景,龙蟠虎踞横高秋。 黄旗紫盖化榛莽,庭花玉树传商讴。 六帝云浮几苍狗,三国角斗真蜗牛。 青山似洛只复叹,神器归隋良可羞。 凤凰何来栖李树,鸥鹭戏浴弥沧洲。 天堑已知徒恃险,地肺只合从仙游。 君不见昔人《黍离》歌宗周,旁徨不去心悠悠。 天荒地老著许愁,日往月来无时休。
元末明初浙东名僧。 俗姓陈,宋儒古灵先生诸孙,四明奉化(今浙江省奉化县)人。 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 字用堂,元叟守端禅师法嗣。 历居四明双径、鄞县护圣、奉化清泰诸名寺,遍参古鼎铭公、笑隐欣公、断江恩公诸大师。 精益求精,道行深湛。 洪武(明太祖年号,公元1368—1398年)初,应召至金陵,深受明太祖赏识。 致力诗文,享名甚高。 诗人张翥比之为唐之皎然,宋之道潜。
元代诗人释克新,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 释克新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在动荡的元末之际,选择隐居在嘉兴水西寺,直至洪武初年才被朝廷召唤至南京。他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雪庐南询稿》,这是一部包含古今体诗六十馀首的作品集。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疾苦的深沉关怀
王尚綗,字锦夫,号苍谷,明代著名诗人、学者、理学家。他的诗作和学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他所处的明代中后期,他的作品和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文学贡献 - 诗歌创作:王尚綗的诗歌风格典雅、含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涵盖自然景观、人生感慨、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
元末明初浙东名僧。 俗姓陈,宋儒古灵先生诸孙,四明奉化(今浙江省奉化县)人。 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 字用堂,元叟守端禅师法嗣。 历居四明双径、鄞县护圣、奉化清泰诸名寺,遍参古鼎铭公、笑隐欣公、断江恩公诸大师。 精益求精,道行深湛。 洪武(明太祖年号,公元1368—1398年)初,应召至金陵,深受明太祖赏识。 致力诗文,享名甚高。 诗人张翥比之为唐之皎然,宋之道潜。
(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 浙江慈溪人,俗姓王。 字梦堂,号酉庵。 六岁丧父,奉母命习儒。 及长志求出世间法,礼奉化广法院良公为师。 二十三岁,礼谒长芦之雪庭传公,剃发受具足戒。 后闻元叟行端自中天竺寺移住灵隐寺,前往参谒,大悟,嗣其法,司内记,任径山之书记。 至元五年(1339)驻锡于四明咸圣寺,后移住慈溪开寿寺。 帝赐号“佛真文懿”。 至正十七年(1357),师为瑞光院之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