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阳是明代诗人。
王沂阳(1315—1379年),又名王元节,字思鲁,号凤洲、弇州山人,是元朝末年迁至真定的王沂的后代。他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其曾祖父和父亲都对儒术及吏事有深入研究,并因此受到金宣宗的赏识。
王沂阳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才华在年轻时便已显露。延祐二年(1315年),王沂阳中进士,被任命为临淮令、同知嵩州。这一职务不仅展示了他的行政能力,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王沂阳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问题,同时也不乏咏史抒怀之作。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势,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例如《长短句奉赠沂阳王子》一诗中,他通过描绘“沂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王沂阳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文集《伊滨集》虽然未能流传至今,但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他的诗文“春容和雅,犹有先正轨度”,评价相当高。
王沂阳作为明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