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南海)
海舟乘月夜归 露水落下空明的夜晚,月光洒落空气清新。 天空转回银白色的河流,碧绿的河水泠泠作响。 潮声在三更时分涌出大海之滨,雾气消散后平芜上点缀着几点星光。 照水萤火摇曳在短岸边闪烁,惊起寒雁从长汀上飞起。 望着故乡井口无法入睡,满头白霜风吹醒我的醉意。 译文: 露珠落下清冷的夜空,月光洒满大地,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 天空中的云彩慢慢旋转,银色河流波光粼粼,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应节东风隔岁回,绮楼云物共徘徊。 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色在新春佳节时显得格外美丽,仿佛是东风将一年中的时间隔开,使得新年的景象与去年截然不同。“绮楼”指的是华丽的楼阁,而“云物”则可能指的是飘动的云彩和美丽的物体。这里的“徘徊”意味着这些景象在春风中悠然自得地移动,给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感觉。 2.
剑拂寒光子夜秋,屯云戎马尚淹留。 时催雁字归炎极,谁补龙章侍冕旒。 天宇渐清尘土梦,秋声偏动野人讴。 月明自是孤吟侣,迢递何心上庾楼。 注释:剑拂寒光照射下,子在秋夜中的景色。屯云:乌云密布。戎马:军队。时催:时光催促。雁字:大雁南飞形成的行列。炎极:太阳即将落下的地方。谁补?指谁来补充。天宇:天空。渐清:逐渐变得澄清。尘土梦:尘世的梦想。秋声:秋天的声音。偏动: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月明
剑拂寒光子夜秋,屯云戎马尚淹留。 时催雁字归炎极,谁补龙章侍冕旒。 天宇渐清尘土梦,秋声偏动野人讴。 月明自是孤吟侣,迢递何心上庾楼
应节东风隔岁回,绮楼云物共徘徊。 未传暖律催金柳,已有春光到玉梅。 双燕社前迎细雨,群龙江上走轻雷。 遨游莫向良辰负,管领韶华入酒杯
露下空明夜气清,天回银浦碧泠泠。 潮生沧海三更月,雾散平芜数点星。 照水流萤摇短岸,惊舟寒雁起长汀。 望来乡井不成寐,满鬓霜风吹酒醒
王沂阳是明代诗人。 王沂阳(1315—1379年),又名王元节,字思鲁,号凤洲、弇州山人,是元朝末年迁至真定的王沂的后代。他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其曾祖父和父亲都对儒术及吏事有深入研究,并因此受到金宣宗的赏识。 王沂阳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才华在年轻时便已显露。延祐二年(1315年),王沂阳中进士,被任命为临淮令、同知嵩州。这一职务不仅展示了他的行政能力,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王沂阳是明代诗人。 王沂阳(1315—1379年),又名王元节,字思鲁,号凤洲、弇州山人,是元朝末年迁至真定的王沂的后代。他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其曾祖父和父亲都对儒术及吏事有深入研究,并因此受到金宣宗的赏识。 王沂阳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才华在年轻时便已显露。延祐二年(1315年),王沂阳中进士,被任命为临淮令、同知嵩州。这一职务不仅展示了他的行政能力,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