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木,原名吕楠,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79,卒于公元1542
明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
正德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因忤太监刘瑾,引疾归。
瑾死后,以荐复官。
嘉靖中因大礼议触帝怒,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有政绩。
擢尚宝司卿,晋南京礼部侍郎,署吏部事。
致仕归。
卒谥文简。
楠为薛敬之弟子,专守程、朱之说,以穷理实践为主。
官南都时,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
著作甚富,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生卒年:1479-1542
仲木,原名吕楠,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479,卒于公元1542
明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
正德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因忤太监刘瑾,引疾归。
瑾死后,以荐复官。
嘉靖中因大礼议触帝怒,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有政绩。
擢尚宝司卿,晋南京礼部侍郎,署吏部事。
致仕归。
卒谥文简。
楠为薛敬之弟子,专守程、朱之说,以穷理实践为主。
官南都时,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
著作甚富,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生卒年:1479-154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古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以及注释和赏析: 题冷泉寺 - 诗句解读:诗题“题冷泉寺”表明这是一首描写冷泉寺风景或情感体验的诗歌。 - 关键词解释: - 题:书写、题词的意思,这里指作者在冷泉寺所写之诗。 - 冷泉寺: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的一座古寺,因泉水清凉而得名,也是王维诗歌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地点。 灵石北来过冷泉 - 诗句解读
天津 天津城下水浮天,海口东来万里烟。 遥见帆樯云外落,却疑日月镜中悬。 鹤巢不避波涛险,蜃阁常依岛屿连。 愧是乘槎银汉客,几回吟望斗牛边。 注释: 天津:指天津市,位于中国北方。 水浮天:水面如同漂浮的天空。 海口:指的是天津的港口,即天津港。 帆樯:指船上的帆和船桅。 云外落:在云雾之上飘落。 却疑:怀疑。 日月镜中悬:形容太阳和月亮好像悬挂在镜子里。 鹤巢不避:形容鹤不怕危险。 波涛险
【注释】 啸台:指高士隐居的山台。 缘:原因;事由。 野花啼鸟不衔杯:意谓高风亮节的人,不受世俗浊气的沾染。 衔:含在嘴里。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一位隐逸高人的品格。诗人首先描绘了这位高人的高雅情趣和超然物外的境界。他肩舆扶上啸台,登上啸台时,只见万里风烟浩荡,似乎难以拨开,这就突出地表现了他志趣的高远与人格的清峻,同时也暗示出隐遁山林、遗世独立的生活态度。接着,又以孙卿(即荀子)自比
注释: 安乐窝:指石缝中的小窝,也比喻隐居之地。 乱石堆中安乐窝:在乱石堆中,有一个像安乐窝一样的小窝。 高风千古重山河:高洁的风范和志向,永远被世人所铭记,就像历史上的河山一样,永远不会被忘记。 我来欲起羲皇睡:我来时想要唤醒沉睡的伏羲氏。 细问当年首尾歌:仔细询问当年开篇和结尾的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注释: - 宁陵三渡小黄河:指杜甫在宁陵(今河南省宁陵县)三次渡河的经历,其中一次是渡过黄河。 - 喜见夔州笑祝鮀:杜甫在夔州见到了李白,并高兴地与他交谈。 - 更出寒江渔父雪:指的是杜甫在寒冷的江面上遇到了一个捕鱼的老人,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像雪一样。 - 酒酣长忆渭阳坡:指的是杜甫在喝酒的时候,常常想起当年与杨贵妃在长安的渭水之畔的那段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
明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 正德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因忤太监刘瑾,引疾归。 瑾死后,以荐复官。 嘉靖中因大礼议触帝怒,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有政绩。 擢尚宝司卿,晋南京礼部侍郎,署吏部事。 致仕归。 卒谥文简。 楠为薛敬之弟子,专守程、朱之说,以穷理实践为主。 官南都时,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 著作甚富,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生卒年
李溥,明代诗人,字公甫,直隶真定府定州人,生于1529年,卒于1588年。李溥以治《诗经》和登进士而知名,他在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中进士,初授夏县知县,治理有方,政治清明,讼事简省,深得民心,后升为户部主事,万历八年升陕西副使。 李溥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高远。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包括《长空绚彩丽春熙》、《九衢踪迹望微茫》等。这些作品展现了李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吴鹏,字万里,号默泉,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吴鹏生于公元1500年,卒于1579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歌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吴鹏的诗歌创作主要围绕其官场经历和个人感悟展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