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浙江仙居人,字惟修,号悟斋。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松江推官,摄府事。
倭寇犯境,时来纳难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长,使其部下守法。
擢刑科给事中。
劾罢严嵩私人兵部尚书许论等。
三十七年,奉出使琉球之命,将行,劾嵩父子招权不法。
被诬陷下狱。
戍横州。
隆庆初复故官。
万历间官至左都御史。
晚年不能自节,委蛇执政间,连被弹劾,乞休卒。
有《悟斋稿》、《江防考》。
生卒年:?-1590
明浙江仙居人,字惟修,号悟斋。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松江推官,摄府事。
倭寇犯境,时来纳难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长,使其部下守法。
擢刑科给事中。
劾罢严嵩私人兵部尚书许论等。
三十七年,奉出使琉球之命,将行,劾嵩父子招权不法。
被诬陷下狱。
戍横州。
隆庆初复故官。
万历间官至左都御史。
晚年不能自节,委蛇执政间,连被弹劾,乞休卒。
有《悟斋稿》、《江防考》。
生卒年:?-1590
焦山夜归 古寺探幽去,山城倚醉归。 留人林月上,醒酒暑风微。 渔唱摇江渡,村灯照夕扉。 独怜沙上鸟,已宿尚惊飞。 译文: 在焦山的古寺里探索着幽深的秘密,然后倚靠在沉醉中回到了山城。 在树林中的月光洒落下来,我感受到了清醒与宁静。 微风吹过,带走了夏日的疲惫,带来了一丝凉意。 江上的渔歌在摇曳中传开,照亮了我回家的路,也照亮了村庄的灯火。 夜晚来临,我独自欣赏着沙滩上飞翔的鸟儿
入荔吟 其一 万里人孤宦,强吟纵步行。 云光穿洞出,树杪带江声。 到处山溪险,沿村虎豹横。 素心吾道在,无用击青萍。 注释: 万里人孤宦:形容自己远离家乡在外地做官。 强吟纵步行:虽然身体不适,但还是要勉强写诗行走。 云光穿洞出,树杪带江声:形容景色优美,云雾缭绕,树梢上传来江水的波涛声。 到处山溪险,沿村虎豹横:指沿途山高路陡、溪流湍急,以及沿路村庄常有老虎或猛兽出没。 素心吾道在,无用击青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内容理解。要求熟记重要诗词。平时注意多积累背诵,是学好古诗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注重理解性记忆。 【答案】 译文: 西江汉流经湖北西部,万里秋景尽收眼底;长江东面波涛汹涌,大海蜃气全被收去。 波涛摇荡远隔万里的天界与海岛,阳光映照出洪涛中众小岛。 大地尽头东南方向须有险要保障,长江吞并吴楚地区是咽喉之地。 遥望中细数那清澄的山色
入荔吟 其二 译文:您受皇帝恩泽,世代相传,都是出生在岩山疆土。 有梦寻找松菊,没有媒人去安定边荒狼族。 艰险危险想到父母,书剑遗憾凄清冷落。 寂寞边关为蛮封吏,思念帝京是萦绕情思。 注释:君恩承累代,均是出岩疆:您受到皇帝恩泽,世代相传,都是出生在岩山疆土。松菊:指菊花。松、菊皆耐久,故以喻志节坚贞。《晋书·刘毅传》:“﹝毅﹞年二十余,尝与诸友游,欲登武陵九岭山。诸友人悉从之,毅独下,有顷
火烟石 火烟隔江双巨石,拾仞壁立江之侧。 何处渔翁来收钓,举刀砍水水为赤。 刀尖初刺岩石裂,刀背才翻江水咽。 至今岩石如纸平,挥毫我欲洒沧瀛。 摩崖不借鲁公笔,跪石恐为蟠溪吟。 忆昨䠥躄生烦忧,每望沧海登高丘。 横河跨海徒梦想,十洲三神难竟游。 即今系舸且浮沉,坐向岩头招白鸥。 白鸥问我谁氏子,岂亦吕梁观水者。 铜柱燕然各有投,何如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描绘了火烟石的壮丽景色
注释: 入荔吟 其三:这是第三句。 危途虽可畏,且莫废吟哦:危险的道路虽可怕,但不要因此而放弃吟诵哦唱。 未忍诸蛮困,其如两鬓皤:不忍心看到众多蛮人受苦受困,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霜寒看落叶,俗悍听苗歌:看着霜降时落叶飘零的景象,听着苗族百姓的歌声。 捧檄今来此,伥人莫渡河:拿着公文来到这里,请那些被蒙骗的人不要渡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入荔枝山》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游青山 - 古寺云边一径逢: 在山间云雾缭绕的地方,我遇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它隐藏在云雾之中。 - 岩头高仰化人踪: 我仰望山岩,看到了一位高僧的身影,他正行走在山间。 - 巑岏石势飞泉上: 陡峭的石头形状如同飞翔的泉水,从山上流下。 - 𩅾䨠郊城树色中: 树木的颜色在郊外的城池中显现出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秋月半江明法印:
初到横江 濯足横江水,为家又此城。 雨馀山似拭,风息浪初平。 石碛沿江静,沙痕傍月清。 修藏随所遇,淹滞岂无成。 注释: 横江:指长江。横:横向。 濯足:洗脚。 石碛(sī ):水中的石头。碛:同“石滩”。 修藏:修行或隐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初到横江时的感受和思考的诗。首联“濯足横江水,为家又此城”写初到横江时,看到江边的风景,心中生出一种宁静之感。颔联“雨馀山似拭
宋璲是明代诗人。宋璲,字仲珩,是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宋濂的次子,其一生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诗歌创作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将详细探讨宋璲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生平背景 - 早年经历:宋璲出生于1344年,祖籍金华傅村潜溪,随父亲宋濂入籍浦江。10岁时就通晓《春秋》,显示出他的早期才华与对古代经典文献的兴趣。 - 仕途经历:宋璲在明朝初期曾担任中书舍人
明浙江仙居人,字惟修,号悟斋。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松江推官,摄府事。 倭寇犯境,时来纳难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长,使其部下守法。 擢刑科给事中。 劾罢严嵩私人兵部尚书许论等。 三十七年,奉出使琉球之命,将行,劾嵩父子招权不法。 被诬陷下狱。 戍横州。 隆庆初复故官。 万历间官至左都御史。 晚年不能自节,委蛇执政间,连被弹劾,乞休卒。 有《悟斋稿》、《江防考》。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