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烟隔江双巨石,拾仞壁立江之侧。
何处渔翁来收钓,举刀砍水水为赤。
刀尖初刺岩石裂,刀背才翻江水咽。
至今岩石如纸平,挥毫我欲洒沧瀛。
摩崖不借鲁公笔,跪石恐为蟠溪吟。
忆昨䠥躄生烦忧,每望沧海登高丘。
横河跨海徒梦想,十洲三神难竟游。
即今系舸且浮沉,坐向岩头招白鸥。
白鸥问我谁氏子,岂亦吕梁观水者。
铜柱燕然各有投,何如散发弄扁舟。

火烟石

火烟隔江双巨石,拾仞壁立江之侧。

何处渔翁来收钓,举刀砍水水为赤。

刀尖初刺岩石裂,刀背才翻江水咽。

至今岩石如纸平,挥毫我欲洒沧瀛。

摩崖不借鲁公笔,跪石恐为蟠溪吟。

忆昨䠥躄生烦忧,每望沧海登高丘。

横河跨海徒梦想,十洲三神难竟游。

即今系舸且浮沉,坐向岩头招白鸥。

白鸥问我谁氏子,岂亦吕梁观水者。

铜柱燕然各有投,何如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描绘了火烟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火烟隔江双巨石,拾仞壁立江之侧。这句诗描述了火烟石隔着长江,有两座巨石耸立在江边。

何处渔翁来收钓,举刀砍水水为赤。这里描写了一个渔夫正在河边钓鱼,他举起刀子砍开水面,水花溅起,变成了红色。

刀尖初刺岩石裂,刀背才翻江水咽。这句诗描绘了渔夫用刀子切开岩石的情景,刀刃刚接触岩石就裂开了,而刀刃翻转时又把江水压住了。

至今岩石如纸平,挥毫我欲洒沧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看到火烟石如同纸张般平坦,心生豪情,想要在这里挥毫泼墨,抒发自己的情感。

摩崖不借鲁公笔,跪石恐为蟠溪吟。这里诗人提到了摩崖,可能是在赞美火烟石的壮观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敢轻易在上面题字,生怕被当作吟咏的对象。

忆昨䠥躄生烦忧,每望沧海登高丘。这句话回顾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经历,曾经因为身体不便而感到烦恼,每当看到大海就会登上高丘去欣赏美景。

横河跨海徒梦想,十洲三神难竟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横河、跨海的梦想只能停留在想象中,而十洲三神这样的神奇之地更是难以亲自去游玩。

即今系舸且浮沉,坐向岩头招白鸥。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现在坐在船上,随着波涛起伏,向着火烟石的岩头招徕白鸥。

白鸥问我谁氏子,岂亦吕梁观水者。这句诗中的白鸥成为了诗人的知己,询问诗人是谁,难道不是像吕梁一样观看过水的智者吗?

铜柱燕然各有投,何如散发弄扁舟。这里的铜柱和燕然是历史上著名的建筑,诗人在这里比较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不如像李白那样自由地驾着扁舟四处游览。

这首诗以火烟石为中心,通过对火烟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