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卿,原名李桢,明代诗人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
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
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丞。
生卒年:?-?
维卿,原名李桢,明代诗人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
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
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丞。
生卒年:?-?
【注释】 挽郭嵩焘联:这是一副对联,由四个句子组成,分别表达了对郭嵩焘的哀悼之意。上联“以名世历仕途亨蹇之交”,意为他一生以名声和成就著称,却历经仕途坎坷;下联“慨国是勤求,徒使经纶动夷狄”,意为他为国家大事而勤于思考,但却使得国家的治理陷入困境,甚至让夷狄也受到侵扰;中联“夺大年于乡邦利赖之日”,意为他在家乡有很高的声望和利益,但在他离世时却没有人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末联“恸老成将尽
【其十】 烽火年年报虏尘,每回回首即长颦。 明眸皓齿今何在,异服殊音不可亲。 几树好花闲白昼,数株残柳未胜春。 狂风落尽深红色,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感叹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哀伤。诗中提到“烽火年年报虏尘”,烽火是战争的象征,每年都会传来战争的消息。诗人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感到深深的忧虑和痛苦。他怀念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但现在却再也见不到了。 【其十一】 弦管遥听一半悲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明月易低人易散,寒鸦飞尽水悠悠。 【其十四】 叶满苔阶杵满城,登高望远自伤情。 琼枝璧月春如昨,冰簟银床梦不成。 往事悠悠增浩叹,清愁苒苒带馀醒。 岂知一夕秦楼客,肠断绿荷风雨声。 芙蓉肌肉绿云鬟,泣雨伤春翠黛残。 歌管楼台人寂寂,山川龙战血漫漫。 千年别恨调琴懒,几许幽情欲话难。 回首旧游真是梦,寒潮惟带夕阳还。 一见清明一改容,每惊时节恨飘蓬。 风尘荏苒音书绝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其十八】 落落疏星满太清,寒江近户漫流声。 长疑好事皆虚事,道是无情还有情。 且尽醁醽消积恨,休将文字占时名。 秋来见月多归思,斜倚薰笼坐到明。 【其十九】 绕门清槿绝尘埃,白石苍苍半绿苔。 酒力渐消风力软,桃花净尽菜花开。 一泓海水杯中泻,万里铭旌死后来。 世上英雄本无主,争教红粉不成灰。 【其二十】 门前不改旧山河,莲渚愁红荡碧波。 坠叶飘花难再复,浮云流水竟如何。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其一】 - 注释:在月光下弹奏琴,这是一首描写音乐和情感交织的诗。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和人的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其二】 - 注释:灵魂回到了虚无缥缈的世界,而身体却还在世上,这是一种生死离别的感慨。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魂归溟漠”和“桃叶桃根”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爱情、友情等人生哲理的思考。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时攀芳树愁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桂岭瘴来云似墨,蜀江风澹水如罗。 人生富贵须回首,世事无几奈尔何。 【其六】 家在寒塘独掩扉,高情雅澹世间稀。 不将脂粉沈颜色,惟恨缁尘染素衣。 归目并随回雁尽,离魂潜逐杜鹃飞。 东风吹泪对花落,惆怅朱颜不复归。 【其七】 有时颠倒着衣裳,万转千回懒下床。 艳骨已成兰麝土,蓬门未识绮罗香。 汉朝冠盖皆陵墓,魏国山河半夕阳。 满眼波涛终古事
【注释】 伏枕:卧在枕头上。万斛愁:形容愁思如万斛之多。无端:突然之间,不知不觉中。悠悠行路谁知己:指自己孤独寂寞,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落落吾心与道谋:指自己的心境和思想与大道相合。壮志未将酬马革,穷途空遣剩貂裘:指有报国壮志,但未能实现;现在穷困潦倒,没有地方可去,只好穿着剩下的貂皮大衣,到高阳酒楼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在元末战乱中流落到山东时写的。当时他年仅三十九岁
【诗句】 1. 髫龀相依已二毛,当年荼苦叹同遭。 2. 一从有阙廑匕补,几为无聊眷眷劳。 3. 浩兴只遗山水僻,闲情空忆啸歌豪。 4. 分飞雁影归何日,漫把相思付短毫。 【译文】 年轻时我们相互依靠,但年老后头发已经斑白。回想起过去的日子,我们曾一同遭受痛苦。一旦有了缺憾就努力补充,但因为无聊而不断劳碌。我的快乐只留给了山水之间,我的闲情却时常怀念那些雄壮的歌声。分别时雁群的影子已经消失在天际
【其一】 花压栏干春昼长,清歌一曲断君肠。 云飞雨散知何处,天上人间两渺茫。 已托焦桐传密意,不将清瑟理霓裳。 江南旧事休重省,桃叶桃根尽可伤。 【其二】 魂归溟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 自是桃花贪结子,只应梅蕊故依然。 风流肯落他人后,哀乐犹惊逝水前。 何事黄昏尚凝睇,孤灯挑尽未成眠。 【其三】 寒蛩唧唧树苍苍,城上高楼接大荒。 午夜漏声催晓箭,六街晴色动秋光。
明河南延津人,字仁夫,号对泉。 隆庆二年进士。 授兴化知县,选户科给事中。 万历中按察陕西,行之以宽,一反四方大吏刻核之风。 累官吏部尚书,秉铨政六年,温然长者。 对执政赵志皋、沈一贯不敢立异,因而能久于其位,而铨政亦日益废弛。 生卒年:?-
沈受祉是明代的诗人。 字伯厚,号槜李,生于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正德三年(1500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沈受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以五言律诗最为著名,其中《杪秋宿南屏圆照堂》便是其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