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哲,原名胡希颜,明代诗人
胡希颜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胡希颜(1462-?),字宗哲,陕西西安府乾州人,军籍。他是陕西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在弘治三年(1490年)中进士。胡希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诗坛上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擅长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宗哲,原名胡希颜,明代诗人
胡希颜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胡希颜(1462-?),字宗哲,陕西西安府乾州人,军籍。他是陕西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在弘治三年(1490年)中进士。胡希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诗坛上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擅长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雁门古路行人稀,碧树苍烟入翠微。 林深山险无行处,新踏轮蹄归去迟。 晚天忽霁新晴雨,日火炎蒸时徂暑。 登高款款步清凉,极目龙沙大如许。 前年北上过斯关,今过斯关讶往还。 山川城郭犹如旧,版屋居人半已残。 嗟哉此地多寒苦,风土原来近彝鲁。 人生禀赋自强梁,十五便能事弓弩。 鼙鼓年来原有声,边民遥忆李长城。 东风柳外闻征骑,海阔天长无限情。 注释: - 雁门古路:指古代通往北方的一条重要通道
登恒山 恒山北镇朔方远,坤元正气涵微显。 巍然后土压鸿庞,堪与诸山作冠冕。 注释:恒山位于中国北方,是北方的屏障和象征。这里强调了恒山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代表的乾坤之元气。"后土"是对土地的一种尊称,"鸿庞"则可能是指山峰高大而壮观。这里的"冠冕"意味着恒山如同王冠一样,高耸入云,是其他山脉无法比拟的。 扶桑朝日出峰东,祥光瑞霭郁葱葱。 万壑千岩成云锦,炫月光射太虚空。
胡希颜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胡希颜(1462-?),字宗哲,陕西西安府乾州人,军籍。他是陕西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在弘治三年(1490年)中进士。胡希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诗坛上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擅长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洪周禄是明代诗人,而非清代诗人。他是彝族的诗人,字霄宾,生于不详,卒于不详,主要生活在明朝末期。 洪周禄早年曾担任宁州土知州,常率兵南征北讨,平定土司叛乱。在崇祯三年(1630年),建州(今辽宁大凌河岸一带)土酋入侵关内,危及京师,他奉命率云南兵三千远征退敌。之后,他奉命驻防京北密云墙子岭,期间创作了《北征集》等诗集
胡来朝是明朝的诗人,字杼丹,别号光六,生于赞皇县蒲宏村。他的一生与明朝的政治风云紧密相连,经历了从进士到高官的转变,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胡来朝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了进士,随后历任陕西延安府司理、浙江杭州司理以及吏部文选司郎中等职,后晋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他在政治上的仕途可谓是平步青云,然而这样的成功并未给他带来长久的安宁。据记载,当时皇帝意欲赴沈阳一带拓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