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逊,原名姚思虞,明代诗人
姚思虞(1593—1657),字元逊,一字彦襄,号赓尧,又号缺庵,青县中街人。
明万历二十一年生,弱冠以高才中乡试,万历四十年(1612年)得中举人。
官河南兰阳知县。
寻升陕西临兆府同知,未赴,解组还。
会国变,隐居乡里。
顺治元年(1644),有聘书征召入京,亦托疾不赴。
顺治十四年(1657)卒,傅山为撰《姚缺庵墓志铭》。
雍正十一年奉旨入忠义祠配享。
著有《姚思虞诗文集》,《康熙青县志》及《津门诗抄》录其诗。
生卒年:?-?
元逊,原名姚思虞,明代诗人
姚思虞(1593—1657),字元逊,一字彦襄,号赓尧,又号缺庵,青县中街人。
明万历二十一年生,弱冠以高才中乡试,万历四十年(1612年)得中举人。
官河南兰阳知县。
寻升陕西临兆府同知,未赴,解组还。
会国变,隐居乡里。
顺治元年(1644),有聘书征召入京,亦托疾不赴。
顺治十四年(1657)卒,傅山为撰《姚缺庵墓志铭》。
雍正十一年奉旨入忠义祠配享。
著有《姚思虞诗文集》,《康熙青县志》及《津门诗抄》录其诗。
生卒年:?-?
【注释】 1.起部:指从高处向低处走。 2.莫之:诗人的朋友,字不详。 3.青来:诗人的朋友,字不详。 4.盘古祠:在两山之间,为纪念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盘古氏而建的祠堂。 5.深积翠:形容宫殿深藏在茂密的绿色植被中。 6.讨胜:寻求战胜敌人或战胜困难的胜利。 7.难破:难以攻破。 8.搴:攀援。 9.碑残全没地:指石碑已经残损到几乎看不见了。 10.树老尽参天:指树木已经生长得很高大。 11
【注释】: 久拚茶蓼几回尝:久拼着喝,就像品尝茶水和蓼花一样。 温言俄惊自上方:温柔的话,让我吃惊地想到天上去。 一片丹心同火玉:一颗赤红的真心就像红色的宝玉一样。 千秋劲节傲冰霜:千秋万代,坚韧不拔的意志能傲视寒霜。 宁辞夜断驺人杼:宁可在夜晚听到车轮声停止运转,也要让车夫休息。 遂尔名成宓子堂:因此你的名字被刻在了宓子的祠堂里。 即日随车饶雨露:今天跟随马车,沾到了雨露。 由来饮水识源长
这首诗是赞美杨太孺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杨太孺人在诗坛上的成就,以及她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贡献,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肠断稿砧老更悲,直从万古奠坤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太孺人深沉的情感和无尽的悲痛。诗人用“肠断”来形容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情,用“老更悲”来表达自己对杨太孺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用“直从万古奠坤维”来赞美杨太孺人在诗歌领域的成就,她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注释】 杨太孺人贞寿卷 其一:杨太孺人。贞寿,杨太孺人的寿词。卷,诗的集中,一种文集。其一:第一首。 寂守空帷鬓已秋,巴猿声惹半生愁。 惊看鹄立千寻壁,尤喜鹏骞百尺楼。 憔悴已经甘雨润,荣华直向暮年收。 苍旻有意酬馀泽,琴鹤堂前引杖鸠。 【赏析】 此为杨太孺人祝寿词之一首。 上片起首二句写杨太孺人独居深院,年老体衰,鬓发已白。“寂守”二字,写出了其孤寂无聊之状
【注释】 胜日:美好的天气。 芳浒(hù):水边。浒,水的边际。 先天愿卜邻:指古代传说中尧帝曾与天帝相约,死后愿意葬于他乡,以免后人打扰他的安息,所以人们称尧帝为“尧天”。 穿云:越过云层。 去路:通向某地的路。 长春:长命,长寿。 庙貌:庙宇的容貌。 帝乡:皇帝所居之地。 十里亲:指帝王之居。 烟波苍漭处:指烟雾弥漫的水波茫茫之处。苍漭(mǎng),形容烟波浩渺的样子。 避秦人
【译文】 阻止了一辈子夫妻的盟誓,如今才破开忧愁的城。 御驾出行时潘岳的心情无法表达,飞升成仙时王乔名声大振。 闺阁中的节操像持汉节一样坚贞,做官清白如筑怀清。 关西夫子的流风在今天还流传,难怪双难同时得宠。 【注释】 杨太孺人贞寿卷:指杨氏贞寿的卷轴。贞寿:贞洁的寿命,这里指杨氏的寿数。 齐眉:眉毛碰在一起。古代夫妇以眉为礼。 今:现在。 御舆:皇帝的车驾。潘岳:晋朝著名文学家
姚兖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明代(约公元一五八二年前后在世)的姚兖,字叔信,别号元岳山人,出生于秀水,即今天的浙江杭州。姚兖出身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姚悦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由于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姚兖早年就与诗僧结缘,并从诗僧处学到了许多诗歌技巧。这种独特的经历让他的诗歌创作带有浓郁的禅宗色彩,同时也使他避免了世俗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纪青是明代的文学家,以工诗古文而闻名,曾为僧,又归江东,放游山水之间,晚年卒于创作,留下了自己的诗文集。 纪青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明应天府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字竺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早年在学有所成后成为诸生,但后来选择出家至天台国清寺修行。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宗教选择,而是他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可能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