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愚公是明代的诗人。
孙愚公生活在明朝,具体年代大约从1450年延续到1520年左右。他是槜李诗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诗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丰富,且质量上乘,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孙愚公是明代的诗人。
孙愚公生活在明朝,具体年代大约从1450年延续到1520年左右。他是槜李诗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诗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丰富,且质量上乘,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诗句原文: 络纬声凄读史灯,萧萧残夜醉瞢腾。 绣床剩缕针空圣,奁几埋尘鉴似冰。 雨鬓风鬟人不见,莺愁花泣梦难凭。 忍寒何日山公报,谥作闺师最上乘。 诗词译文: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听着窗外的络纬声,仿佛在读一本古老的史书。我感到一阵凄凉,无法入睡,只好在昏黄的灯光下苦苦挣扎。我在绣床上翻来覆去,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安眠的地方,但最终却只有针孔般的月光和冰冷的镜子陪伴着我。
悼内二首 其一 注释: 1. 花朝:古代以农历二月初二为花朝。 2. 蕊珠飘:形容花朵盛开,像珍珠一般散落。 3. 文魄:形容女子的才华和气质。 4. 隔花芳迹断:指花瓣上留下的芳香痕迹已经消失,无法再追寻。 5. 衣香伴月:比喻女子的香气伴随着月亮,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6. 素轸:指琴弦上的白丝线,也比喻清雅的音乐。 7. 画图谁得似:比喻这幅美好的画面没有人能够完全描绘出来。 译文:
【诗句释义】: 1. 柳叶秃了,枫叶残了,菊花开放,花事非。晚香扑鼻,秋色满园。 2. 篱笆上的霞光随风摇曳,花瓣随着脚步的移动而飘动。 3. 灯影初升,花瓣上覆盖着淡淡的晕圈,像是穿上衣服。 4. 空中捣碎了玄霜的罗衣,被染成雪的颜色;月光下,白色的花朵簇拥在一起,犹如琼珠。 5. 酒宴结束,我仍然感到山谷中空荡荡的笺纸堪以作赋,但西风已经吹落了一些树叶。 【译文】: 柳叶枯黄,枫叶凋零
【注释】 迟月:指月亮。 团光一片洗云绿,吹落清寒上高竹。 团光:明亮的月亮。 洗云绿:洗刷着云彩的颜色。 清寒:冷清寒冷。 上高竹:在高大的竹林中。 幽人:隐士,隐居的人。 冷掬露下衣:手拿露水沾湿的衣服。 欲往呼之入书屋:想去召唤他进入书房。 挂我窗端古望舒,盈盈望断金蟾蜍。(“望”通“忘”) 挂我窗端古望舒:把挂在窗户边的月亮当作老朋友一样地欣赏着。 盈盈:满盈的样子。 望断
明代诗人徐应元,字子春,生于公元1506年,卒于1565年。他是明朝的一位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下是对徐应元的详细介绍: 1. 个人生平 - 早年经历:徐应元出生于直隶河间府沧州,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政治人物。他的仕途起步于万历二十五年的乡试举人,之后在二十六年的戊戌科中进士。 - 官场生涯:徐应元在任淮安府赣榆县知县期间,因母亲去世而归家,后来历任户部郎中、登州府知府等职
徐可达是明代诗人。以下是对徐可达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徐可达,字德夫,浙江秀水人。他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初任溧水知县。他在石臼湖畔筑堤,并奏除齐泰姻戚子孙军籍。天启初年,徐可达官至右佥都御史,督操江军,击破进向徐州的白莲教军。随后,他又因功升迁至兵部。 2. 诗歌创作:徐可达的诗作中最为著名的是《招德晓钟》和《陈村晚渡》。《招德晓钟》描绘了清晨寺庙钟声的悠扬,以及钟声穿透云霄
孙顺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咏白鹭洲》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孙顺及其代表作品: 1. 基本信息: - 孙顺是贵州思南人,字茜溪。 - 他在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进士,二甲二十五名,曾由浙江安吉州知州升任兵部郎中,南明永历帝时官至户部尚书。 2. 文学成就: - 孙顺在明朝时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共收录有1首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