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重是明代的诗人

徐三重,字伯同,号鸿州,是明朝松江府华亭(今天的上海松江)人。他生于1543年,卒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享年78岁。徐三重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徐寿是一位有名望的学者。徐三重在明万历五年考中了进士,之后通过殿试以第二甲登科,被朝廷授刑部主事。

徐三重一生经历了官场与乡野的转变,他曾因与宰相张居正的议论不合而决意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在故乡期间,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捐资修复了当地的寺庙和学校,如七宝教寺大殿、兴圣桥和关帝庙。他的这些行动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也体现了他敦厚的性格。

除了上述提到的《秦淮夜月》,徐三重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诗作。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在道德上也备受推崇。他的生活态度和学术追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徐三重作为明代诗人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