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重
秦淮夜月 小阁初秋夜,秦淮月正明。 潮分江水白,烟带露华清。 夹岸朱阑映,中流画鹢轻。 由来佳丽地,风物总多情。 【注释】: 1. 小阁:指秦淮河上的小亭阁,是观赏夜景的好地方。 2. 初秋:指秋天刚过的时节。 3. 秦淮月正明:秦淮河上的月光格外明亮。 4. 潮分江水白:江水被潮汐分开后,显得特别清澈透明。 5. 烟带露华清:雾气像带子一样环绕在露珠上,使它们看起来更加清新。 6. 朱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他渡江时看到的景象和由此引发的对历史的思考。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晓渡大江时旭日散雾微风作波延伫金焦钟石之奇因思陈隋旧事赋此(第一句) - 注释:清晨渡过长江时,旭日初升,薄雾渐散,微风吹拂着江面,波浪起伏。我停下脚步,欣赏着金焦山和钟山的美景。 -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晨江边的景象,旭日、薄雾、微风、波浪,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莫叹青毡作客寒,圣朝犹是重儒官。 洛中鼎食知多少,谁似先生苜蓿盘。 诗句释义与解析: - “莫叹青毡作客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离故土、身在异乡的感慨。青毡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铺设的毛毡,常用于蒙古等寒冷地区的帐篷或车辆上,象征着旅行的艰辛或旅途的孤独。 - “圣朝犹是重儒官”:这里指出朝廷仍然重视儒家官员,表明即使在政治变迁或外界干扰下,国家对知识分子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视并未改变
诗句释义: 1. 途中除夕(旅途中迎接除夕的夜晚):在旅途中庆祝除夕。 2. 故国愁心对落晖(故乡之愁,与夕阳相对照):故乡带来的忧愁之情与落日余晖相映成趣。 3. 漏声忽报岁华归(时间的流逝突然宣告了岁月的归去):时间悄然过去,岁月如水般逝去。 4. 寒梅残梦随江月(残破的梅花梦境伴随着江边的月色): 残破的梅花梦伴随着江边明月的清辉。 5. 古道征尘上客衣(古道之上尘土飞扬
【注释】 江流欲尽:长江流到尽头,即江水要流尽了。巴西: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地区,因地近巴蜀故称。此指四川射洪一带。荆门:古山名,在今湖北宜昌市北。巫峡:在今四川东部,为四川与湖北交界的峡谷。烟树迷:烟雾笼罩着树木,迷迷蒙蒙看不清。乱山:参差不齐的山峦。斜日:夕阳斜照。子规(布谷鸟),又名杜鹃,声如“不如归去”或“不如归矣”,古人常以此代指故乡和亲人。啼:鸣叫。 【赏析】
【注释】 ①霏:细雨。 ②“新草”句:指春草萌发,路旁的野花也开放了。 ③“山围”句:故国,指故乡;浮云暮,指落日映在山上,如浮云一样;杨柳稀:柳树稀少。 ④“愁对”句:梅花,指作者家乡的梅树。一回首,表示怀念之情。依:倚靠。归雁,即大雁。西飞:指向西边飞翔。 【赏析】 《春雨》,此诗为五律体。全诗四联,每联四句,前二联各六句,后两联各三句。第一联写春江雨霁,春光融融,烟树朦胧,一片迷蒙的景象
诗句释义: - 「凭阑」:站在栏杆边上。 - 「瑶台直上紫云端」:形容楼高直插云霄,如同在仙境。 - 「醉御秋风独倚阑」:沉醉于秋夜的凉爽之中,独自靠在栏杆上。 - 「海月渐高霜渐满」:海边的月亮渐渐升高,天空中霜气逐渐增多。 - 「六铢轻细不知寒」:六铢钱轻薄得好像感觉不到寒冷。 译文: 站在栏杆边,我独自倚靠欣赏秋夜的美景。 高楼直插云霄,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小阁初秋夜,秦淮月正明。 潮分江水白,烟带露华清。 夹岸朱阑映,中流画鹢轻。 由来佳丽地,风物总多情。
江流发牛渚,海日曙龙宫。 浪散千岩雨,帆轻五两风。 天门开白下,地脉限吴中。 遥忆临春恨,飞军有路通。
江流欲尽是巴西,巫峡荆门烟树迷。 遥望客帆行到处,乱山斜日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