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晟(公允)是明代的诗人。
字公允,海盐人,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徐晟与朱祚齐名,大参王公衡延之和汉隽都曾称赞他。徐晟还被后人称为《徐汉书》,这部书记载了他的诗作。他著有诗集名为《燕石存稿》,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1首诗歌。
徐晟(公允)是明代的诗人。
字公允,海盐人,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徐晟与朱祚齐名,大参王公衡延之和汉隽都曾称赞他。徐晟还被后人称为《徐汉书》,这部书记载了他的诗作。他著有诗集名为《燕石存稿》,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1首诗歌。
【解析】 “金屋银屏”句的意思是:金屋、银屏,日以年计,终日无所事事。“漫抽”句的意思是:随意抽出那薄薄的书卷,一边抚摸着酥润的肩膀。“盈盈秋水”句的意思是:她的眼睛像秋天的流水那样清澈,娇媚地盼望着你。“不是当初女诫篇”句的意思是:这不是《女诫》中所说的贤妻良母的样子。 【答案】 二乔观书图 金屋银屏日似年。漫抽缃帙并酥肩。盈盈秋水娇相盼。不是当初女诫篇。译文:金屋、银屏,日以年计
徐晟(公允)是明代的诗人。 字公允,海盐人,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徐晟与朱祚齐名,大参王公衡延之和汉隽都曾称赞他。徐晟还被后人称为《徐汉书》,这部书记载了他的诗作。他著有诗集名为《燕石存稿》,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1首诗歌
徐三重是明代的诗人。 徐三重,字伯同,号鸿州,是明朝松江府华亭(今天的上海松江)人。他生于1543年,卒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享年78岁。徐三重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徐寿是一位有名望的学者。徐三重在明万历五年考中了进士,之后通过殿试以第二甲登科,被朝廷授刑部主事。 徐三重一生经历了官场与乡野的转变,他曾因与宰相张居正的议论不合而决意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在故乡期间,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徐文和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初年的文学家和画家徐渭的字。徐渭(1521年-1593年)是明朝中晚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戏剧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大明第一才子”。他的成就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徐渭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徐渭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一个官僚世家。他的父母均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官员徐鏓,母亲为侍女小妾
徐晟(公允)是明代的诗人。 字公允,海盐人,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徐晟与朱祚齐名,大参王公衡延之和汉隽都曾称赞他。徐晟还被后人称为《徐汉书》,这部书记载了他的诗作。他著有诗集名为《燕石存稿》,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1首诗歌